竞品运营分析实战:分答、值乎、大弓三款付费问答产品
3.产品数据 (1)百度指数热度 首先从百度指数的趋势来看三款产品的热度。 值乎是在4月1日上线,在愚人节当天的指数高达9562,隔天明显回落,一周内趋于沉寂。 分答在5月18日上线,截至目前一周内,5月24日最高的指数只有4720,并带动了值乎和大弓的搜索热度。 大弓2月份上线以来,一直低调,也反映不出太多内容。 从图来看,值乎的发布热度趋广,用一种内容刮刮乐的方式让用户大为惊艳,但是新鲜感过后用完即走,没有达到知识沉淀和付费规模扩大的预期。 分答虽然声势浩荡,从指数上来看,24日以后入驻分答的大v也不断增加,但仍达不到值乎高峰状态,目前趋于平稳。维持分答的稳定增长,还需要更多思考。 (2)用户人数、提问数量及付费金额 目前查不到官方公布的用户人数。不过从公众号文章的阅读数量、提问数量及回答数量上,可以大概预估。 ● 分答是基于“在行”公众号开发的,每个登录分答的用户都需要关注在行公众号。在行公众号最新的头条文章为5月22日发布,阅读量有11813,上一条5月16日分答介绍有8101阅读量,再上一条5月9日的阅读量有348.分答上线后公众号的阅读量增加了32倍。新榜预计截至5月22日在行活跃粉丝数位37018.据近期阅读量的增长,总粉丝数在10万左右,新增用户7万左右。从首页回答情况,目前答题量最高的是鹦鹉史航1098个回答,不加V有6332人收听,收入最高位ayawawa 已赚57085元,召唤王思聪的活动5735人。如果按照公众号10%粉丝阅读量的数据计算,目前活跃用户大概在6万左右。 ● 值乎无法估计用户人数,从主页的答题量,可以看出值乎的昙花一现。主页“最值”信息,排在首位的大v,Feng 一共写了9条信息,总共收入11495。1416人看过他主页最值的信息。张佳玮的“最值”消息,共有4735人阅读。预计第一波圈粉人数有3-4万人。 ● 大弓从主页推荐的行家来看,Feng一共回答了109个问题,keso回答了58个问题。但是无法见到问题的内容及收入金额。 4.产品设计总结 三款产品在设计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鼓励提问者付费提问,致力于内容和知识的变现。 ● 分答在提问者、回答者、围观者之间形成传播的闭环,促进了内容的传播,并利用推荐算法让热门内容置顶。 ● 值乎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突出稀缺知识的重要性,利用人对知识的好奇心设计,但新鲜感过后运营问题较大。 ● 大弓营造了安静的一对一付费咨询环境。这种提问基于提问者对答主充分的信任。 这三种模式的付费内容平台,都共同指向一个运营问题,即拥有稀缺性知识的内容贡献者。 三、三款产品的运营特点 1.内容的产生与传播 3款付费类问答产品都是UGC模式生产,需要社区用户贡献内容。三款产品选择了KOL意见领袖及网红拉动内容产生。 ● 分答基于在行和果壳团队,分答第一批提问者和回答者来源较轻松。同时分答积极拉动文化圈的名人进驻,如高晓松、奇葩说团队,在内容上和传播上造势。娱乐圈名人,汪峰和佟大为进驻,继而圈住一批粉丝提问和偷听。随着分答的传播,各类果壳、微信、微博大v进驻,丰富了分答的内容。分答也鼓励普通人成为答主,开通分答的步骤非常简单。但是就目前的榜单情况,普通人的回答很难得到关注。由于提问问题过多,分答起初有搜索功能,25号又上线了找人功能,把知名的答主分成7类,方便话题搜索和闲逛浏览。界面上分成热门榜、问题榜、新晋榜、才华榜,每个榜单的内容有重复又各有不同,不断地在优化内容消费的体验。分答选择了60s语音的形式,巧妙地隐藏了提问的内容。 ● 值乎基于知乎社区,据说是知乎实验室的一周内开发出来的一款产品。值乎也是采取了KOL引流的策略,遮住部分关键信息凸显知识的稀缺和值钱。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用户会尝鲜去付费刮开。问答的模式与分答类似,少了偷听赚钱的功能。内容也多集中在创业、职场的板块。但很明显,值乎在问答内容投入的不足,页面提问少,导致后来进入的用户也缺乏信息。 ● 大弓的同样也是基于KOL的模式引流。据说大弓并没有在大规模运营,入驻的首批答主都是互联网圈子里的大v。由于提问回答是一对一咨询,并无提问和回答的公开分享及评价。大弓的内容在用户对该答主充分的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产生的。陌生用户对于答主的认知只能从主页的介绍文案或其他平台来了解。这种情况下,大弓的自发内容产生能力薄弱,更像是知乎或在行的补充。 2.用户运营 作为社区类平台,3款产品都需要用户产生内容,尽可能停留多时间并付费。 (1)用户拉新 三款产品选择在微信发布,朋友圈宣传,便是利用了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这高效的拉新平台。用户只需要关注公众号,登录H5页面即可。用户获取成本较低。 (2)用户留存与激励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