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000万粉丝,“十点读书”的坚持与梦想
现在谈成功仍然为时过早,毕竟对于林少来说,成为中国第一文化品牌才是他的梦想所系,在星辰大海般的征程中,1000万粉丝的成就只能算是路途中的“小目标”,在这块里程碑之后,“十点读书”所需要面对的困难和解决的问题并不会比其他的创业者更少。 我们很少听到“十点读书”有什么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或者一夜涨粉几十万的活动。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视角审视,我们发现使得“十点读书”完成从0到1,然后保持长期、高速发展,在自媒体中一骑绝尘而且完全停不下来的因素看起来都平淡无奇。 定位。读书是一项普及度最高的全民行动,从牙牙学语到耄耋之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阅读的需求。在智能设备普及的时代,纸质书仍然保持稳步增长,背后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后全民阅读消费的旺盛需求,而手机端为碎片化阅读带来的便利,更是让电子阅读成为一个高速发展的蓝海,潜力无限。“十点读书”的潜在用户从开始就是数亿级别的。 名字。“十点”+“读书”,两个常用词汇的组合,容易记忆而且传递的信息非常明确,看似简单但却非常容易打动用户。现任“一条”副总裁的范致行在做“读首诗再睡觉”的时候就发现,睡前的被窝时间是文化阅读类的黄金时间段,大量用户在看完当天电视剧或忙完别的事情到睡着前,正是百无聊赖刷手机的空窗期。大量的统计数据也证明晚上8点到11点正是微信公号阅读的高峰。 红利。这是被谈及最多的一点。2012年年底发出第一条文章,“十点读书”的确是公众号领域的先行者,享受到了平台用户快速增长的红利。但这种解读过于粗暴且遗漏了更本质的原因。“红利期”的另外一种解读方式要从品牌和团队建设上着眼,“十点读书”的千万粉丝有600万以上是被认为红利期结束后的2016年新增的,而这应该归功于“红利期”林少带领团队在1000个日夜的实践中对新媒体生态、用户、传播规律的不断思考与工作机制的革新,才有持续爆发的能量。 坚持。在所有关于“十点读书”成功原因的分析中,我们过分执着于挖掘林少团队在细节上的做法,而忘了日复一日严格要求的选文、排版、互动等等基础工作的坚持,才是一切的基础,是最浅显、然而却是最重要的原因。就像罗振宇每天60秒的语音,一秒不多一秒不少,从不间断,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到? 地域。偏居厦门,这个因素的权重很难判断,但远离喧嚣的北上广深,面对万年不变的大海,或许让“十点读书”的团队少了几分浮躁,就像林少一直示人的低调、谦逊但执行力很强一样,“十点读书”专注于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也就这么安安静静地成长为今天的千万大号。 ● ● ● “未来十年都会做十点读书这件事” 在新媒体圈中,生性羞涩的林少却几乎人尽皆知,而且有口皆碑。新榜采访了几个林少的朋友、同事、合作伙伴,他们眼中的林少俨然一个抱负远大的谦谦君子。 “十点读书”的同事听叔说:林少最大的特点是同龄人(85年)通常不具备的沉稳谨慎。 “周冲的影像声色”创始人周冲说:低调谦和,雍容尔雅。 “环球旅行”创始人田志伟说:执行力强,视野格局很大。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创始人李筱懿:踏实。所有跟靠谱相关的词汇都能用在林少身上。 “Queen主义”创始人余点说:鞠躬尽瘁。有次微信合作有个小小的失误,结果半夜十二点我都睡了,林少直接一个电话打到我这儿,把问题解决了。 合作伙伴“书单”创始人陈新焱说:踏实,靠谱,一步一个脚印。 人缘好,这是很多人对林少的印象。每一次“十点读书”粉丝有突破、有林少的专访或者其它好消息,朋友圈中的点赞都是汹涌澎湃。而且,林少是所见不多,会在朋友圈中爬楼给分享十点好消息的朋友一一点赞的内容创业者。人缘好,某种程度上正得益于林少这种感恩之心。周冲记忆很深的是:“一篇文章被转载后,数据不错,他主动来表达感激,很难得。” 微信公众号四周年之际,新榜采访林少的时候,问他如果没有公众号人生会有什么不同,林少的回答很坦诚:“没有公众号的话,我估计会在其他领域创业,方向可能会不太一样,不会像现在走得这么顺利。” 如今已经成为林少同事和好朋友的听叔,回忆起第一次见面的情景:“(2014年上半年)第一次见面就聊得比较深,他说至少未来十年都会做十点读书这件事,他还说了关于十点读书未来的展望(包括十点电台、十点读书会)。说这话的时候,他还在外企上班,十点读书是他和太太用工作业余时间在做。如今他的话都兑现了。” ▲“十点读书会”一周年活动现场 本文由“新榜”(ID:newrankcn)授权转载。新榜(www.newrank.cn)是内容创业者服务平台,涨粉、变现、运营、观察,新榜给你不一样的思路。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