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推”还有用吗?新榜统计了20万+篇内容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来源:新榜(ID:newrancn) 在公众号出现之初,就有运营者推送图文盘点值得关注的公众号,“互推”雏形由此产生。几年过去,新榜专访众多优质大号运营者后发现:直到现在,互推依旧是提及频率较高的一种引流方式。 新榜将以2016年8月500强发布的104655篇内容与2015年8月500强发布的107339篇内容为统计样本进行研究,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当前的互推形式主要有哪些? 相较一年前,互推发生了哪些变化? 哪些账号特别依赖互推? 互推真的对涨粉引流具有奇效吗? 1.互推由来已久 新榜在今年6月25日和8月27日分别对话优质原创账号“大家”和“小北”,访谈中他们都提到互推是重要的引流手段。追溯公众号的互推历史后发现:2013年12月30日(在微信公开阅读数以前)“果壳网”就盘点过《2013年十大公众号推荐》;去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也曾撰文《关注最权威的号,了解最真实的中国》。 2.互推是微信的灰色地界 对于公众号而言,互推是一种常见的引流方式,更衍生出形形色色的互推模式。这其中有一些互推模式违背了微信公众平台一直尊崇的“用户体验至上”原则。因此微信公众平台在去年4月29日发布一则处罚公告,旨在管理违规运用阅读原文放置违规关注链接的公众号,试图净化平台。与此同时,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的第3.2.1条中也明文将公众号互推定义为微信禁止的刷粉行为。 由于互推之于公众号是强需求,当公众号的互推行为未触及平台底线时,微信亦未强行干预。 3.常见的互推模式 互推作为常见的涨粉方式,基于以下逻辑: 1)多个公众号一同互推能够有效共享订阅用户的注意力 2)在用户粘性较高的公众号中存在用户附着在公众号的信任价值 3)互推的公众号群也会考虑彼此间用户调性与差异,以使互推文有效曝光在潜在用户面前 由此衍生出以下几种常见的互推模式: 3.1 全文互推 互推内容为内容主体,在标题中直接告知用户此为互推内容 3.2 文末互推 互推内容置于文末,性质更接近日常广告位;独立于内容主体,这种互推方式应用最广。 3.2 关注后互推 在对话框中以关键词回复,或者以被添加后自动回复的欢迎语进行互推。(此种互推模式并非出现在推送图文中,因而不在本次统计范围内) 4.互推文的判定方法 新榜发现,互推文常常会在内容中放置推荐公众号的二维码,同时提示用户进行关注扫描,提示语较为固定,多为“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由于互推形式的多样化,且多数形式不便于统计,因而新榜选用上述最常见的一种模式进行研究,即计算一篇内容中出现“长按二维码”五个字的次数,当出现次数超过两次以上可说明内容中至少存在一个被推荐的公众号,故而判定为“互推文”。这种判定方式可能存在少量误判(如所放置的二维码并非微信公众号),也不免有所遗漏(如仅在全文放置一个二维码或不放置二维码的互推方式),但此种获取方式仍然有效获取了大量互推文。 基于这一逻辑,新榜将形式各异的互推文从数据海洋中打捞出来,在非完全统计背景下,观察互推现象的细节。 5.500强互推概况 统计发现,去年8月间所有500强都参与了互推活动,今年8月仅约有37%的500强账号(185个)在发布互推文。而从发布内容上来看,互推文占比并未有明显变化,约为9%。说明互推需求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公众号当中。 6.互推最密集的10个公众号 为进一步探究互推内容出现的频度,新榜以账号为单位将互推文数量除以该账号当月发文数量得到该账号的互推内容占比。 统计发现,80%的互推内容集中于20%的公众号中,其中“做个会穿衣的女子”在8月间发布的所有内容均被判定为包含互推。 新榜将互推比例大于50%的公众号昵称进行词频统计,发现这些公众号多为美人丽妆类或美厨菜谱类,精准聚焦女性用户。 下图为互推最为密集的10个公众号,其中9个公众号的地域属性为深圳。 7.互推内容的推送位置逐渐后移 统计还发现,去年高频分布于头条至三条之间的互推内容,如今已后移至三条至五条之间。互推内容后置,透露出运营者对资源利用及分配的谨慎考量。 8.一篇互推文平均推荐11个公众号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