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第2次“逃离北上广”,新世相的勇气、挑战与困局

发布时间:2017-04-23 16:12:38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三节课, 微信号 sanjieke 作者:黄有璨, 9 年互
导读:副标题#e# 来源:三节课, 微信号 sanjieke 作者:黄有璨, 9 年互联网运营狗,三节课联合创始人,《运营之光》作者,自诩是个还算诚恳的互联网信徒。 这是老黄和三节课自 4 月复出以来的第 11 次发声。 本来今天的原计划是发一篇关于“知识付费”的长文,

5.

人人都知道,从“世相”到“新世相”,这个公号早期都是靠张伟自己一个人写出来的。

去年年末的虎嗅FM大会,张伟发表演讲时,我坐在台下。

当时,张伟提到一个观点,原话我记不清了,但大意是这样的——

新世相在做的事情其实已经不再是大家世俗所理解的“内容创业”,在过去大半年里,新世相其实在弱化“内容”的占比,包括他自己也在写得越来越少,新世相开始转而用“持续呼吁人们去完成某些共同行动”的方式来连接用户,比如图书漂流、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等等,都是某些由新世相发起的”共同行动“。

但问题是,如果是偶尔一次的“共同行动”,用户出于猎奇、冲动、乐趣等因素,是愿意倾注热情和精力去参与和与你互动的,但要是一个“共同行动”被稳定下来持续去做,那大多数人一定会开始去思考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长期持续价值和正向反馈是什么。

比如说,丢了许多书,我们是不是真的能看到一些改变?或者收到一些感谢和回馈?再比如说,逃离完北上广后,我们的生活状态是否真的在变好?我们是否能够对这样的一些活动产生某些稳定、明确的预期?

假如不能,我们持续去关注和参与它们的理由又是什么?

这个逻辑,就好比冰桶挑战这样的事情搞一次,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很好玩很High。但要是每季度都来一次,到最后大家一定会质疑这个事的意义,甚至会觉得傻逼。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