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推广 > 正文

运营人,为什么你的公众号不受欢迎?

发布时间:2016-07-09 17:51:59 所属栏目:推广 来源:鸟哥笔记
导读:为什么我们的公众号需要跟热点?转载如此容易,为什么我们还要辛苦原创?为什么个人公众号总是比企业公众号更受欢迎?

【阶段四】如果有很多个“ 对你有用,而性格、三观又一致“ 的人成为了你的朋友 ,那你更喜欢的,一定是你更了解,联系和互动更频繁的那一位,因为ta让你心理“感到平衡”。

运营人,为什么你的公众号不受欢迎?

那么这个阶段就姑且叫做互动时代吧,一个重互动的时代。更多样化的互动和体验形式,以及能更直观展示你的特质、让粉丝更了解你的手段,这些都会成为第四阶段各个网红、达人、KOL,各大平台比拼的方式。代表现象:直播、网红以及papi酱。

所以,为什么papi酱以视频形式展示自我个性会爆红?

鲜明的IP形象+差异化的体验形式(类似于直播的视频)+优质内容。其实说优质内容还算不上,但光是前两个条件就足以引发潮流。

以上四个阶段的出现,是互联网对用户社交需求的一种不断完善。

正如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去掉中心化,趋于同质化。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想要在趋势中继续站稳脚跟, 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差异化:

差异化的内容服务+差异化的IP形象+差异化的体验形式。

因为不平等,所以受众想要趋同,才会关注我们;因为我们需要被关注,所以我们不断差异化,才能避免同质化,吸引更多人关注。在这种循环中,信息时代才得以发展。

运营人,为什么你的公众号不受欢迎?

三、那么我们到底需要如何运营,来保证这种差异?

你绞尽脑汁地发对用户有用的内容,结果公众号依然平淡无奇,增长缓慢。

为什么?

因为你吸收的只能叫用户,不能叫粉丝。很多人可能已经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给他们划上了等号。

事实上,用户和粉丝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户 ”从字面理解,是使用你产品或服务的人,而 ”粉丝 (Fans)”一词最早来源于娱乐圈,指追星的群体。泛指对某种事物狂热喜爱的群体。

你 的公众号上面是用户多还是粉丝多,从你的公众号受追捧程度就能轻易判断。公众号的用户增长是否乏力,阅读量和用户数是不是需要外力干预(各种活动、推广) 才会有所提升,一旦停止干预就会停止增长甚至回落?如果是,很不幸,你的公众号上恐怕多数是用户,不是粉丝,他们并不追捧你。对于用户而言,你只是对他们 有用,一旦他们找到和你有同样功效的产品,离你被抛弃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没有自然增长就不必推广了,硬导入用户只会给用户留下坏印象,以后再也不来了。”

解决方法:

继 续在内容上下功夫,提高内容的可用度,增加内容对用户的吸引力(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公众号采取的做法)。这种做法,最后也只能饮鸩止渴,因为随着IP趋势到 来,没有形成独特鲜明IP的公众号,将举步愈艰。即便是像36氪这样的行业前端公众号,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资讯类公众号入驻,也将面临这样的尴尬。

提高公众号的辨识度,打造形象IP,不要仅仅让你的关注者成为你的用户,更要成为你的粉丝。而这点我们需要向娱乐圈的经纪公司学习,从咪蒙、papi酱、新闻哥等公众号上寻找规律。

提供差异化的体验形式,更丰富、更频繁的互动,间接或直观地展示IP形象 。如papi酱的视频、杜蕾斯的问答、Ayawawa的情感答疑等。

内容服务连接了我们和用户,Ip形象让我们更受欢迎,互动则让我们连接更紧密。

而对于微信运营来说,更重要的是IP形象。因为内容服务和互动会进一步塑造IP,内容和互动最后还是为了形象IP而服务,最后导致我们受欢迎的也还是IP。

微信作为社交平台,强关系圈,自有一套最适合它生态系统的运营模式。

微 信连接人与人,阿里连接人与商品,百度连接人与信息,微博连接人与社会,所以我们才会在微信上社交,去阿里卖货,在百度上搜索,到微博上做公关。不同的平 台,有着不同的生态氛围和使命。而微信的氛围决定了在微信上:打造个人IP形象,塑造KOL,产生的影响会比其他平台更大,传播力度更广。

反过来想,如果没有公众号,没有可传播分享的内容,只是单纯的开放了朋友圈,单靠着用户发自己的照片和文字,朋友圈会变成什么样子?

其实,从创立之始,公众号在我们的社交领域里就扮演着KOL的角色。只是太多商业目的和短视行为导致很多公众号丧失了本来的面目。

现 在的产品越来越趋向于人性化,笔者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微信公众号,不仅仅是一个个窗口,更应该是一个个有情绪、有个性、有思考的“ 人物 ”,他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可能是你的情感智囊 、健康医生、心理专家或者人生导师。用户和粉丝的区别也就在于从功能诉求转换成了情感诉求,使得连接的纽带更加紧密。

受 众成为粉丝的前提是了解,其中的过程大致是:了解———认同———信任———粉丝。对于他们来说,越抽象的东西越难理解,越具象化的越好理解。因为人不会 对虚无的东西产生好感,只会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产生感情。倘若真要产生好感,那他也一定会先在脑海中描绘出一个具体的形象:如长发飘飘、36D等 等...... 我们的情感总是需要一个具象化的着落点才能发挥作用。

个人形象< 企业形象/品牌形象 < 世界观

我们需要传播的东西无非以上三种,而这三者被充分理解的难度也是逐步增加的。

了解一个人需要关注ta,了解ta的性格、兴趣和人生价值观;

了解一个企业的文化或品牌理念,需要参与共事;【小米的参与感,形成粉丝】

了解一个世界的世界观,更需要融入其中。【所以魔兽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因为你需要玩游戏,就需要进入这个世界,在游戏中一点点地接受和认同它的世界观,价值观。】

相比于产品理念、企业形象、世界观,个人形象更容易被理解,从而引发共鸣,取得信任。

所以对于运营者来说,更简单高效的做法就是先塑造与品牌相符的个人IP形象,打造圈内红人,再反过来以点破面,宣传品牌产品和企业。

最后我们来回答完所有还没解答的问题:之所以要坚持原创,重点不是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是谁说,你转载虽然容易,但那毕竟是别人的观点,别人的价值观。

同 样,我们要跟热点,一方面是因为热点容易吸引眼球,另一层原因就是:在生活中你是如何树立你的个人形象的?比如和朋友聊天时,一定或多或少涉及到热点事 件, 通过热点事件,做出点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间接地塑造你的个人形象。公众号也是如此,把自己的产品当一个“人”来规划运营,它不该是死的。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