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推广 > 正文

学会这16招,你也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故事

发布时间:2017-04-25 04:39:32 所属栏目:推广 来源:鸟哥笔记
导读:副标题#e# 那些刷屏的好故事,都是这样写出来的... 一、学会这16招,你也可以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故事 1.相貌 首先,你的故事得有个角色。要描写一个角色,首先就是他的相貌,你的角色一定不能面目模糊。 提到相貌你会想到什么?长相?还有吗? 是的,性格。写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那些刷屏的好故事,都是这样写出来的...

学会这16招,你也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故事

一、学会这16招,你也可以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故事

1.相貌

首先,你的故事得有个角色。要描写一个角色,首先就是他的相貌,你的角色一定不能面目模糊。

提到相貌你会想到什么?长相?还有吗?

是的,性格。写故事时,性格比长相更重要,但多数人只看到外在相貌,而看不见内在相貌。

外在相貌(长相):陈动中等身材,长着一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脸。

内在相貌(性格):陈动挤地铁时,紧挨着他的壮汉和一位孕妇起了争执。陈动赶紧低头假装玩手机,心里忐忑不已。随着争吵声越来越大,壮汉开始推搡孕妇,陈动既不敢管,又因为离得太近无法置身事外。他越来越紧张,这时地铁车门打开,陈动赶紧低着头挤下了地铁,准备等下一辆再上去——尽管他可能因此迟到……

陈动的外在相貌一刻画出来,你就不可能把施瓦辛格当成陈动。

而陈动的内在相貌一出,你不仅会对他的懦弱胆小有深刻的印象,更会对他产生一种同情和理解,这是外在相貌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的。

内在相貌比外在相貌要重要百倍,因为内在相貌(或叫作“内心景观”)可以给人无边无际的想象。

2.场景

多数人都会不自觉地把场景忽略掉,简单地用几个字就把场景打发掉,比如“他去坐地铁”。事实上,每条地铁线、每个地铁站、每个场景,都是不一样的。

陈动坐的那路地铁就不该一笔带过:这路地铁比其他线路破旧得多,车上的扶手和座位都有些发黄。陈动下车来到站台,由于没有屏蔽门,车开走时卷起的风把他吹得一晃,陈动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

初看这个场景一点也不特别,似乎“破败”两个字就可以带过。别着急,先请往下看。请记住,故事的场景是可以有对照组的。

多年以后,陈动变成了老陈,再次来到这个站台,看着依然破旧的站台,一阵风卷起,老陈打了个寒颤,不自觉地远远离开轨道。突然间,他觉得自己好像从没年轻过,从没真正活过。

好的场景,是可以做到情景交融的。

3.对话

60%的人把小说对话当成了日常对话,平常怎么说就怎么写。30%的人把对话简单地当成了推动情节的工具,例如老婆问老陈:“你怎么了?”陈动说:“我去坐地铁。”然后就写到地铁站以后如何如何。

恐怕只有10%的人知道,对话可以描写、叙述甚至议论、说明,以下面的对话为例:

老婆不解地说:“你坐地铁去哪儿?”

陈动:“不,不去哪儿。”

老婆:“你有病吧!让你去找打儿子的那孩子他家理论,你一直不去,倒去坐什么地铁。”

陈动:“唉,你别管了。”

老婆:“好,我才不想管呢!”

陈动说“不,不去哪儿”,说明他没和妻子交流过心事,通过结巴还描写出了他在妻子面前依然懦弱的性格;

老婆抱怨陈动不去给儿子撑腰,叙述了陈动后来又遇到了冲突事件却依然逃避,同时也说明了妻子对陈动的不满;

陈动说“你别管了”,真正的意思是“你永远也不会懂我的”,而妻子只捕捉到字面意思,还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反驳。

简单几句对话,就能把夫妻双方对彼此的感受全都说明白,还把妻子的简单粗暴、陈动的无奈、胆小和逃避都描写出来了。

4.性格

有一种很玄的说法:“故事写着写着,就会脱离作者的手,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听起来不可思议吧?

一点也不!不过精确的说法应该是当人物的性格确立之后,他就脱离了作者的控制,有了自己的意识。从此,不管前面有多少岔路,他都知道自己该走哪一条。例如,以陈动的性格,他不可能去帮孕妇拉开壮汉,只会选择默默逃开。

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

真实生活中性格当然不会完全决定命运,天赋、意外和其他可能性都会对命运产生影响;但是在故事中,“性格决定命运”是真理,原因在于,故事需要戏剧性:

故事中的人物不像我们,日复一日上学上班买房买车养孩子,过着重复度高得吓人的的公式般的人生。

为了戏剧性,故事里的人物大多处在一个凶险、扭曲、意外频发的环境里。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小小的选择就有可能决定人物的命运。

比如,陈动不去救孕妇,这个小小的选择在现实中可能不会导致什么严重问题,但在凶险的故事环境中就可能导致孕妇流产。你甚至可以再塑造一个反面角色,从监控中看到一切,并且拷贝了陈动逃开以后又上了下一辆车的录像,以此敲诈陈动。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早点把人物的性格刻画出来,让他走自己的路。

5.两难

有矛盾才有故事,为什么?因为矛盾是藏在性格里的。

陈动帮不帮孕妇?帮不帮儿子?敢不敢和妻子说真心话?这些都来自他性格里“软弱”和“勇敢”的矛盾。

矛盾越多,故事也就越精彩。你想没想过:

如果陈动的职业是警察,会怎么样?他的工作会和他的性格相互矛盾,故事就会因为矛盾变得更加凶险。

如果用当年地铁录像敲诈陈动的人,就是他在警察局的同事兼死对头呢?(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敲诈者能调取地铁的监控录像)那么,他的生活中又会出现自己和同事的矛盾。他既要处理同事对自己的敲诈,又要小心瞒着老婆。

6.叙述者

读故事时,读者接收到的信息都来自故事的叙述者,也就是说故事的人。

叙述者知道多少,读者就跟着知道多少。你可以设置多个主角,这几个人对事实的知情程度完全不一样。然后你就可以选择不同的叙述者来写故事,会让你的故事完全不同。

比如,如果你以陈动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勇敢和懦弱斗争、心结不断纠缠主角的流水账故事。

我们换个叙述者,如果我们把故事的叙述者变成老婆呢?老婆能看到陈动受到心魔的折磨,作为家人也会发现死对头同事对陈动的敲诈,但她就是不知道原因是什么。这样写,老婆可能会着手去寻找原因,想弄清当时地铁上发生了什么。这个故事甚至可以变成一个推理故事。如果结尾,死对头同事把陈动身为警察却不救孕妇的录像和新闻,放在网上公之于众,陈动受到千夫所指,老婆这时才把状况全部搞清楚,这时她的震惊、同情和悔恨的情绪会更能打动读者。

如果再换个叙述者,把叙述者换成一个最终看到新闻的千万名普通网友呢?网民不知道陈动的心结和同事对他的折磨,只会谴责甚至唾骂陈动。如果从这个角度叙述,读者就会从一无所知开始,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不断产生疑问、发现答案,直到最后才露出全部真相。

看看吧,我们已经换了三个叙述者了,这里面的关键就是“资讯不对等”。对于这个故事:

陈动百分之百知道;

老婆只知道一半,能看到现象却不知道原因;

普通网民则完全不知道来龙去脉。

故事只有一个,但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叙述者,从而让故事有迥异的面貌。

7.说谎的叙述者

接着上一部分说:你的叙述者可以说谎。如果你发现,负责带你进入故事的这个家伙从头到尾都在说谎,你会觉得愤怒吗?不一定,说不定是震撼。

“说谎的叙述者”,都会伴随着一种状况:急转直下的剧情。

如果陈动老婆是叙述者,你可以让她的叙述变成谎话。方法就太多了:

其实她是在做梦;

她为了逃避梦魇,把自己当年不救孕妇的事放在了丈夫的身上;

她分裂出了自己和丈夫两个人格,一个默默地承受自责(陈动),一个不断大声责备(陈动老婆)……

这些急转直下的剧情是危险的、缺乏说服力的,所以你必须事先埋下充足的伏笔。

8.逆转时间

在故事里,时间不一定要顺着走。我们用陈动故事的结局举例,讲讲倒叙。

多年以后,陈动变成了老陈,再次来到这个站台……他知道多待一会就可能会有人认出他——那个非但不见义勇为,反而默默避开的警察。一阵疾风吹过没有屏蔽门的站台,把他推入永恒的天堂。

陈动最终自杀,故事这样写,不免会过于平淡。如果最后,加入倒叙的部分呢?

这时世界已全黑了,陈动回想起一件往事。

一个晴朗的早上,妈妈把小小的陈动送出门口。“如果有人欺负你,回来一定要跟我说。”

小陈动背起书包,妈妈在他的书包上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没人敢欺负我的,放心吧妈妈!”少年欢快地冲出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奔腾起来。

顺叙和倒叙,故事虽然一样,呈现出的效果却大不相同:

顺叙的故事,结局处关注的是陈动的悲惨遭遇;

而倒叙的故事,结束在少年陈动对生活的自信、对勇敢的自信,成了一则隐喻,隐喻勇敢的理想在懦弱的现实中的失落。

仅一个时间点分岔,故事就向平淡无奇和余音绕梁两条大路奔去。

9.融合时间

除了倒叙(让“过去”走在“现在”的前面),我们还可以让“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并行,把“过去”和“未来”纳入“现在”。

听着复杂,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