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创业生态调查:理性的力量正在占据上风
还有额谷品牌的创始人刘达,一个资深的传媒和广告业者,却从2011年起在东北种了四年多有机大米。如今,他的产品打磨已经完成,开始利用互联网手段快速打品牌,2016年春节前,他从1月9日开始利用微信平台卖大米,到16日一周时间就卖出了20多吨,他还利用微信平台招代理商,四十多天就有一万多个商户加盟。 在国家“互联网+”和“供给侧改革”战略的推动下,市场机制正在完成互联网资源的又一次有效配给,当然,这一次重新配给的难度不小。如今,各行各业都有互联网创业者介入,他们有的是跨界而来,更多的则本来就是这个行业中的有识之士。互联网归根到底是一个工具,人人都有资格掌握。当深入各行各业中潜心经营的人越来越多,沉迷于喝咖啡的创业者自然就越来越少了。 据同花顺金融服务网的统计,2015年前11个月,北京共发生785起天使投资案例,披露金额约6.63亿美元。其次为上海,共发生155起投资案例,披露金额2.25亿美元。腾讯的报告也显示,2016年前两个月,在统计内的总共319家优秀初创公司中,总部在北京公司最多,有127家,上海和广东分别以74家和49家的数量跟随其后。 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崛起 从去年的“七月流火”到如今的回归理性,与岁月一起成长的,还有人们从事创业服务的智慧。 有一批传统的创业孵化器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其实这部分孵化器与创业咖啡馆有颇多相似之处,最相似的一点就是,他们为创业者提供的服务,都主要靠一个可以摆放笔记本电脑的桌子,一个夏天有空调的房子,和那一点点“用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的飘渺的资金。 但是这一点东西已经远远无法阐释整个创业服务大行业的内涵,在创业大潮的冲刷下,一批新型的创业服务机构已经成长起来,它们的起点不同,有的是媒体出身,有的是互联网出身,还有地产公司和咨询机构也时常可见。这些新兴机构往往多种功能兼备——创业孵化、众筹平台、创业培训,以及媒体与各类公关服务,让创业者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就在今年3月,一个以“学霸”为主题的“点名”活动在创投圈内迅速升温,俞敏洪、江南春等业内大咖,李连杰、李亚鹏等社会名人,均不期而至,截止3月6日12:00,不到一周内,有超过21万人次参与,178883人投票,被点名的创业者人数突破900人。 3月26日、27日两天,黑马营明星大师兄、韩后创始人王国安、疯狂老师创始人张浩、大姨吗创始人柴可……这些被推选的“学霸”,与数千名来自全国的创业者一起,接受了一场名为“黑马运动会”的思想与体能双重考验,来自北京、上海、苏州、泉州等数十个城市的创业者均有参与。 实际上,这些新型机构的活力与服务能力远非传统孵化器可比,它们已经把中国的整体创业服务水平带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以主办“黑马运动会”的创业黑马为例,他们从2008年的一本《创业家》杂志起步,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致力于解决创业公司成长过程中核心需求的创业服务提供商,为创业者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业服务。在创业黑马的平台上,以创新创业领域资讯信息和深度报道服务为用户流量入口,以策划组织线下活动为用户沉淀机制,通过以i黑马网为主的线上服务平台和以黑马大赛、定制活动、创业黑马学院为主的线下服务平台相结合,已经能够向创业者提供包括会员服务、创业辅导培训、公关推广服务、各类资源对接服务等在内的全方位、多样化综合服务。在此基础上,公司还通过社群运营、“学霸计划”和“学吧”APP,将创业者、投资人等在内的创业群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可以为创业者对接多元化的创业优势资源提供便利渠道,有效发挥生态系统的协同效应。 如今,受黑马社群影响的创业者数量已超过100万人,付费社群成员近万人,其中不乏估值十亿美金以上,或在国内外上市的“独角兽”公司。这一过程中,创业黑马也在发展壮大,变成了一家线上线下相结合并逐步移动化,致力于解决创业公司成长过程中核心需求的创业服务提供商,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连续突破5000万、1亿、1.5亿元大关,来到2亿人民币的门槛前。 据统计,2015年一年的时间里,整个黑马社群发生了 836起融资 事件,融资总金额超609.63亿元,平均每天达2.33起,另有42家黑马企业登陆新三板,17家黑马企业被BAT等大买家并购、投资。 这表明,今日的创业服务,已经实现了全方位的升级,而创业者们的选择,其实更多了。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张九陆周路平,i黑马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iheima)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