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25位天才里会出现下一个乔布斯吗?(上)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美国《连线》(Wired)是一份科技类月刊杂志,创刊于1993年,着重于报道科学技术应用于现代和未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影响。该杂志近日公布了年度全球25名天才榜单,榜上有名的都在改变全球商业的未来。很快,软件将知道你的感觉,并借此向你推销产品。“零工经济”的模式将席卷全世界,但不会造成一方独霸的局面。科技产业最终将融入一切。开源的人工智能也将达到社会常识的水平。 但未来不会凭空出现,必然有人要为此付出努力,但他们不是我们整天在媒体是看到的大人物。但榜单中的25个人无疑正通过自己的天赋、勤奋和社会远见努力实现不可思议的未来。接下来就让我们先了解他们其中的12位。 加密技术面向大众 Moxie Marlinspike,OPEN WHISPER SYSTEMS 创始人 政府对网络通信的监视越来越难。2014年11月,Facebook旗下的通讯应用Whatsapp的安卓版本进行了重大升级:加密来往的信息,不管Facebook收到多少次法庭的判决,也不能解读这些信息。Facebook认为,传输非加密信息将置用户隐私于危险之中。并且编写加密软件不是Facebook员工,而是受第三方Open Whisper Systems资助的Moxie Marlinspike。 三年前,Marlinspike从Twitter安全技术专家的职位离职,他希望,互联网能够变得更安全,因此他允许全世界的网络公司免费使用他的软件。现在,使用WhatsApp的2.2亿用户也已享受到了其加密服务。Marlinspike表示,他正在推动其他互联网巨头使用他的产品。“加密技术不再只是极客的玩物。” 各国加密网络通信占该国全部网络通信的比例 完全控制以带来即刻满意体验 Stephenie Landry,亚马逊PRIME NOW副总裁 亚马逊长期以来的利润增长非常喜人,公司创始22年来,投入了大量资源去构建物流基础设施,以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快的物流服务。但为什么网购厕纸还得等几天,并且到货那天还得守在家里? Stephenie 是亚马逊Prime Now的副总裁,负责把货物在1小时内送到买家手中。她规划了亚马逊1小时速递服务的蓝图,并组建团队实施该计划。“在亚马逊,我们有一种机制叫向后推导。”Landry说,“我们写了一个声明,将向全世界声称,当我在写产品概念时,我写了1小时速递服务Prime Now将实现用户梦想中的购物体验。”自2014年12月该速递服务推出以来,该服务已拓展到4个国家的超过30个大都市区。Prime Now很像是坊间传闻里亚马逊长远规划中的全球速递服务的缩小版,该全球服务的特点是:严格控制全球物流链的每个环节,从中国和印度的工厂一直到你的门口。全球服务不仅需要卡车、飞机和无人机,还需要数以万计的仓管和快递员。如果亚马逊全球服务真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作为竞争对手的UPS 和联邦快递就得立即制定他们的应对之策了。 一开始,创业公司就必须多元化 Freada Kapor Klein,KAPOR 资本合伙人 他们是1%——但不是顶层精英占比,而是非洲裔技术员工数目占Facebook、谷歌和Twitter总员工数目的比例。当你担心这些公司搬到以种族多元化著称的加州奥克兰(Uber计划于2017年在该市建立全球总部)后,这些白人员工占绝对多数的公司,恐怕会危及当地生机勃勃的多元文化。 Freada Kapor Klein不希望这个局面发生。她曾经是办公软件产业先锋Lotus公司的早期执行官,现在是奥克兰Kapor资本的合伙人。今年1月,该风投公司宣布,它投资的初创公司必须从一开始就建立和谐的多元公司文化,例如每季度向Kapor资本报告该公司的种族多元化进程,或者接受培训以降低招聘和雇佣过程的种族不平等。 多元化培育了多元化。Kapor Klein表示,其他风投公司的合伙人也向她咨询如何协助初创公司达成多元化的员工比例。她的意见是:“从你自己的风投公司做起。”的确,Kapor资本的半数合伙人是非洲裔,三分之二的投资团队成员是非洲裔或拉美裔,该公司投资的112家公司中,少数族裔创始人占全部公司创始人的60%。但任务依然艰巨:最近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非洲裔女性领导的初创公司仅有11%的机会获得超过100万美元的投资。她们获得的投资大体上来自三家风投公司——Kapor资本是其中的一家。 初创企业家的族群分布 转基因生物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Randal Kirk,INTREXO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Randal Kirk出售他创立的传统药物公司后赚了几十亿美元。他建立的New River公司作为其中之一,推出了治疗小儿多动症的药物Vyvanse,以26亿美元的价格被收购。在这些背景下,Randal Kirk的这冒险看似离经叛道。他创立的Intrexon公司已经抢购了几项既有争议又烧钱的合成生物技术,这些技术旨在制造转基因生物——如蚊子和鲑鱼。 “分析师不懂我们的公司,”Kirk说,不过他并不介意,因为他在进行长线投资。Kirk相信,转基因生物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他愿意为此而耕耘。此时,Intrexon正尝试用转基因的办法,为从事养殖的农民提供更优良的动物品种。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