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想太多,一个做太少,微博、微信面临哪些挑战?
细思恐极的是:如果有人用小号只关注了你一个人和一堆僵尸粉的话,就能知道你搜索过什么。另外,按照微博的魔性,难保下一步不会推出“搜这些词的好友”之类的功能。不少人发现这个功能后的第一个动作,不是看看别人搜了什么,而是点开搜索栏,输入“如何关闭好友热搜榜”、“如何不被好友热搜榜记录”……结果当然暂时无解。隐私什么的,在微博上说说就好。 类似好友热搜榜的功能并不是孤例,从公开用户点赞、你可能错过的微博到最近微博……这些让人糟心的功能都是通过牺牲用户隐私达成。 微博太把自己觉得的需求当用户的需求,你以为大家想用你社交,实际上大家只想在上面搜信息、看别人的生活,大家只想让别人看到自己想秀的,而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隐藏的一面。 赞了什么、搜了什么,恰恰就是许多人在微博上有意无意想隐藏起来、不被人知道的一面,微博在强化社交属性的时候用力过猛,以至于莽撞地触碰了不少用户的红线,于是——玩崩了。用户不仅不买账,还义愤填膺地声讨微博侵犯隐私。 当好信息搜索仪就行,微博偏要当大家长 第二个定位偏差在于,用户把微博当海量信息提取器,微博却偏偏要当信息过滤者,玩议题设置,这让微博慢慢失去人心。什么是议程设置?就是通过有选择地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可以左右微博用户关注哪些事件和对事件的关注顺序。 微博一开始的定位是分享生活中的新鲜趣事。与朋友圈不同,用户在微博里的关系是关注与被关注的关系,信息是公开的。像前文所说,用户倾向于把它当作一个进行信息共享、数据发布、内容搜索为主的平台。对很多人来说,微博真正的作用已经取代门户网站,成为一个浏览各类新闻的地方。 微博掌握了大量信息,聚集了大批用户之后,它的管理者就拥有了信息筛选的权力。微博脑洞大开地把头条、推送和信息筛选的权力开发出商业潜能,这开始让微博表现出丧心病狂的一面,开始以大家长的姿态玩议程设置。 有多少次,你打开微博查看“头条微博”、“热门搜索”,结果显示的是满屏的头条营销和热门营销话题。不仅如此,微博还自作主张地帮你过滤到部分博文,美名其曰帮你减少阅读疲劳。结果呢,微博不会懂你想看什么不看什么,分分钟你想看的女孩的微博,就是被微博帮你过滤掉的众多博文之一,而首页上,继续无休止地给你推送无数营销信息和广告。 无休止地对用户信息进行错误过滤和强加硬塞,微博开始无止尽地开拓商业创收的路径,渐渐成为社交软件里的营销大本营。值得注意的是,微博近来急于变现的种种行为,可能是微博是否走到了生命周期末端的表征。 微信、微博奇葩功能匪夷所思 前文分析了微博和微信越来越难用,在大方向上出的问题,微信是因为固守轻量化而收窄自己,做得太少。微博则是因为对自己定位错误,自顾自想太多失去人心。 另一方面,对于用户来说,最直接接触到的是具体产品。而微博和微信的发展史上,都积累了一大批让用户吐槽不断的奇葩功能,这些槽点一点一点地扣掉了微信微博在用户心中的印象分。 比如,微博前段时间取消了九宫格,用户只要发布的图片不满9张,统统会被强行拉扯。强迫症患者说:“还不如以前呢!” 再比如,微博开始逐步取消140字的字数限制,还能分段分行地发。我们就搞不懂了,微博这是要变长博?巨博?微博就应该一眼能看完,取消字数限制,变得博客不博客,微博不微博,返祖现象加身变成四不像,太糟心了。 微博有时候情商也很低,比如它开发了一个屏蔽微博的功能。关注了一个人之后,你可以选择屏蔽掉,不看他的微博。为何不洒脱拒绝关注,非要关注后再屏蔽,要知道,“不”字说得不干脆就是情商低的表现,这为两人之间的联系平添了烦恼和猜测。搞那么多套路,还不如一言不合就取关呢。 私密微博这件事,也不是不好,就是本来有些人借着微博公开透明的属性,在微博上明目张胆秀、晒、炫,微博一推出私密微博这还能成?我们还怎么好意思以记日记的名义秀、晒、炫?! 微博呢,让人抓狂的功能也不少。表情包不取消数量上限就是一大诟病。繁琐的步骤实在是反人类。 最搞笑的功能是信息撤回,大家都知道微信的撤回不是悄无声息地撤回,当你撤回一条信息后,还会留下“XXX撤回了一条信息”的坑爹痕迹,意思就是“我刚才发了条信息,但你点开太慢看不到哦!”急不急人!一个非常窝心的功能被玩成黑色幽默。 还有一个功能,我们不懂,为什么我们删掉一个好友之后,却不把我从对方的好友列表里删除。我们只想静静地走,不留下一丝痕迹,免得对方在新年群发祝福微信的时候,赫然被提醒被我删除后过不好年! 南七道:【胡说七道】出品人,微信公众号:南七道。本文由南七道与温丽虹共同完成。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