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映客和分答们,看互联网生意真红火和假繁荣背后的新路子
这个故事再加上“限时限量”和“私密特价”的刺激,就会变成充满诱惑力的大丽花。消费升级不是人变傻,而是人更舍得花钱,但这个舍得花依然是建立在“性价比”逻辑的基础上,是因为持续的洗脑让不论屌丝还是中产都认为这事值得花钱、能为这事花钱的人牛逼。消费升级不仅仅在传统的消费品领域发生,也在互联网产品的内容和关系消费中出现。说到底,这世间的生意实际有两种侧重: 一种侧重是卖给“纯粹的个人”,比如基础的生活必需品、效率工具、硬件终端、基础设施的通讯管道。那么这里的核心是定位的普适(屌丝经济)、需求的刚性和强大的性价比。 另一种侧重是卖给“群体中的个人”,比如品牌奢侈品、IP的周边、直播的打赏,核心是卖附着在商品之上的“社交货币”,是卖一种身份标签、存在感和社交优势,这个点对伪中产、中产中下层和缺乏格调、不知怎么有格调的暴发户们特别有效,其核心逻辑是红人背书、内容洗脑、群体环境产生的仪式感、不买就被群体抛弃孤立的危机感、迅速兑现的社交优越或归属体验。 从这个角度看,网红经济也好,社群经济也罢,直播直至分答,其实都是在营造中心化的群体环境,给出价高者一个不一样的优越体验,从而快速赚他们的钱。 这就好像单机游戏和网游的区别。单机游戏更多是因为游戏本身好玩、令人上瘾,那么他赚钱,无非是一边提高后续关卡的难度、一边卖一些增值服务,让玩家可以通过购买增值品更加轻松爽快地玩下去。而网游不仅要好玩,更多是要人多热闹打打杀杀,那么玩家所购买的不仅是游戏的“简单度”,更是碾压屌丝、被簇拥跪舔的快感。 正因为如此,菜狗认为新的模式有三大考量指标:
一场资本寒冬,泡沫破灭,裸泳者无数,更多人从鸿篇巨制、理想主义的“大格局有情怀”,回归到了逐步追求商业价值的本质,但追求一时利益和博眼球的短期行为也开始甚嚣尘上,昨天还在PR稿里关爱创业者们、满口情怀的投资人们纷纷卸下伪装,本土资本变脸的速度比戏子还快,让人唏嘘感叹,更悲哀的是很多被打了鸡血的创业者们至今还活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盛世和6分钟搞定TS的幻梦中没有回过神来。 需要注意的是,短期的暴利和爆火,如果是建立在刷单和运营的基础上,那么后续一旦谎言被拆穿,愿意接盘的人恐怕并不比那些讲大故事、忽悠出一条虚假赛道的项目多。 但是不论如何,该变天了。“过早收费就会伤害用户体验”的伪命题该结束了,只有不恰当不精明、简单粗暴地赚钱才是令人厌弃的。我们理应迎来这样一个时代,从一开始就构想和测试盈利模式,用更高明的办法让核心用户们心甘情愿地掏钱。我们已经看到,世界正在分裂成一个又一个中心化的小部落,部落中的每一层级都有他的价值主张,谁能成为这些部落最能集结、最愿集结的地方,谁就将赢得未来的战略渠道,谁捕获挖掘了这些不同层级的价值主张,谁就能赚最多的钱。 未来的端倪正在逐步清晰,谁将成为部落时代的领跑者,贴吧?QQ群?微博?知乎?直播?……还是你正在做的秘密武器? 文章转载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