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创业热点 > 点评 > 正文

17岁女CEO王凯歆:2000万学费和四个坑

发布时间:2016-07-15 04:16:02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i黑马
导读:从被神化到质疑,再到前员工曝出“关门倒闭”,尽管这个名为“神奇百货”的电商平台连续发布两篇文章,试图撇清与之不利的传闻,尽管积累了大量的关注和投资,但这位17岁的

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马佳佳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情趣用品店,名为“泡否”。性感的生意加上大胆的言行,使其成功闯入大众视野,她本人也因此走红,频繁登上各大节目,甚至被邀请到万科做演讲。然而,不久后马佳佳就面临各种质疑,泡否在开业不到一年也关门大吉。

另一位与王凯歆一样被创新谷“挖掘”出来的有争议的创业者是余佳文。

去年,余佳文登上了央视的一档节目,并放出豪言,要拿出一个亿的利润分给员工。半年之后,余佳文却在节目上说自己拿不出那么多钱,表示“认怂”,并与周鸿祎展开了一场骂战。虽然每个关键词看起来都那么“吸睛”,但超级课程表至今仍没有找到自身的盈利模式。

对于这些创业者,投资机构有自己的一套选人标准。创新谷合伙创始人余波曾对媒体描述,“有逻辑的叛逆者是我们会投的对象。”他的逻辑是不一定初期要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但这个人必须足够聪明,“商业模式可以等到他用户起来后再说。”

然而,也有声音认为,创投圈之所以总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投资人害怕的往往不是没有项目,而是没有名气。

对部分投资机构而言,能投一些哪怕不太可能成功,但是短期内特别能闹腾,受媒体疯狂追捧报道的“忽悠型”创始人,远远比投资成功几率多一点。

在接受《GQ中国》采访时,王凯歆最早接触的投资人林劲峰也曾说到:“我其实很不同意这些孵化器让人家高中就去创业。风投机构有他们的利益考量,我投你几百万,大不了我就做广告费。”

这位17岁少女的经历包含了各种天赐良机,当然也充斥着各种匪夷所思。套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在互联网浪潮下,坚持到最后的才是真正赢家。”尽管年龄尚小,王凯歆似乎早已熟稔互联网的规则。

而王凯歆这次能否坚持到最后?时间会给出答案。

附文:

《王凯歆:神奇百货成立的一年里,我几乎经历了创业所有该遇到的坑》

文丨王凯歆

近期看到不少关于我的公司“神奇百货”的报道,尤其是以“,“开开心心去上班,发现公司不见了”,神奇百货是不是又出事儿了?”“神奇百货人去楼空,员工无故被踢”,为标题的不实信息,所以此时此刻的我不得不站出来辟谣,首先我想要说明几点,如下:

1.神奇百货此次人员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尽快达到公司整体收支平衡甚至盈利

2.大多数被辞退的转正员工都已经拿到至少一个月以上的赔偿(不包括部分试用期员工和因工作原因被开除员工)各项赔偿我们都按照国家正规劳动法规定和当事人协商解决,并且几乎所有的被辞退员工都已经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3.神奇百货目前的现金流情况足以供公司支撑2年以上,不存在公司倒闭传言。

公司人员调整我认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现在经济下行,融资环境本来就不太乐观,大多数公司都在进行裁员,控制企业现金流。并且据我所知,甚至有些公司都来不及裁员就已经面临倒闭和工资无法发出的困境。今年下半年裁员的公司会更多,如何先存活下来,会是所有初创公司思考的问题。

神奇百货成立的一年里,我几乎经历了创业所有该遇到的坑。

1. 战略上,无任何经验的情况下,轻易涉足电商供应链,导致管理混乱。

2. 人事上,盲目扩招,导致招聘大量不符合公司价值观和实际需求的人员

3.业务上,盲目相信专业主义,经验论,导致未从用户真正需求出发

4.公关上,盲目暴露在聚光灯下,遭遇墙倒众人推

A轮融资后的盲目扩张,大幅增员,大量使用猎头招聘所谓的行业“大牛”,顶尖技术人才,盲目相信某某大公司背景,盲目相信所谓专业性人才和经验,盲目制定战略,在毫无任何供应链经验的时候,涉足供应链,大量引进供应商。

短短两个月时间从不到三十人扩张到八十人的“精英”团队,熟不知这些后来加入神奇百货的大多数员工是冲着我们开出的高薪而来(当时我们使用猎头,开出的薪酬均高于市场水平20%以上。)而真正对于我们神奇百货用户了解的少之又少。

工作心态也慢慢变成了大公司心态,上班打卡,早十晚七,真正对于用户和产品的价值创造越来越少。之前敏捷开发两周就可以出一个新版本,结果变成了两个月都发不出一个版本。天天召开各种项目研讨会,需求评审会,实际上对用户的反馈一概不知。

神奇百货在这些人的“指挥”下离主航道越来越远。而我在聘请了这些“大牛”后逐渐被架空,凡事如果插手,都会以”老板你年纪小,没有经验,不要太多管具体的产品和业务为由“搪塞。

渐渐得我开始相信这些外来的职业经理人,把大多数事情放权给请来的“管理层”。幻想他们可以比自己在管理和业务上做的更出色。

而没过多久,我却揪心的发现,我们的产品逐渐被改的面目全非,完全脱离当初我的设想,我们供应链开发回来的商品五花八门,什么都开始有,都开始卖,我甚至觉得我们都开始像一个翻版的“淘宝”。

而在我意识到公司真正的危机时,账上的资金已用去一大半多,按现在这样的人员规模烧下去我们撑不了几个月。我发现我犯了和陈年犯的一样的错误。盲目相信空降的职业经理人,盲目扩张人员和产品线,没有合理管控公司现金流。

我觉得我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当机立断减员,公司的大门应该留给真正来创业的伙伴,真正为了神奇百货事业可以奋斗至少十年以上的伙伴,真正有创业心态的伙伴。

所以我做了一个非常痛心的决定,

人生第一次裁员。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裁掉了将近七十多人,留下来了不到十一个人,所有的人都觉得我疯了,我的合伙人也因为裁员的事情跟我反目,他认为我不该裁员,这么走下去还有机会的,但是我作为公司的CEO,我不得不这么做。

因为在短时间内的快速裁员,我并没有妥善处理好裁员的善后工作,导致大多数被辞退员工和公司发生种种纠纷,甚至集体爆发和公司的冲突,我认为这是我的错,是我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经验不足,并且在和员工关系维护上也存在疏忽。

我如此仓促的裁员可能会给部分员工造成伤害,在此,我想对你们说一声,对不起。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为你们每个人写推荐信,只要你们不嫌弃的话。

神奇百货的此次浩劫让我开始反思,如何真正管理好一家公司,回归商业本质,回归创业初心,不复杂,真正踏踏实实地做业务。

神奇百货的前路还很长,而在这条创业的不归路上我也面临着更多的艰难险阻,我希望此次重新出发,我可以怀着谦卑和感恩之心,把企业带到另一个高峰。

也希望关注神奇百货发展的小伙伴可以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

神奇百货在全社会范围内继续寻找合伙人,我们一起携手缔造神奇百货新的未来。

[本文作者王琳,i黑马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iheima)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题图来自王凯歆。]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