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离开的谷歌给中国互联网界留下了这些人
10|王婷婷 工号:17682 在职期间:2005-2015年谷歌中国 曾任职:谷歌大中华区渠道市场经理 现职位:远近集团董事、领远信息执行董事 ▲ 王婷婷,摄于2013年谷歌总部43号楼。 刚加入那会儿,我们这帮学生像进了天堂,吃着哈根达斯、打着游戏,每天也很拼命地工作,看着广告销售部门的业绩蹭蹭往上涨。谷歌决定把服务器撤出大陆之后,我们在大陆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到零点。很多人以为2010年之后谷歌在中国就没有什么营收了,其实不是这样。 谷歌退出大陆后,我们开发了 “谷歌出口易” 这个产品帮助大陆企业做海外推广,成为谷歌中国的关键产品。可以说谷歌招了一群聪明人,他们把一个死局下成了一个活局。去年,这个项目获得了“VP Award”,我们团队被大家叫做 “勇敢的企鹅”。谷歌总部觉得我们在做这个世界上最难做的生意且做得很好,我觉得这是对我们最高的评价。 11|张 岩 在职期间:2005-2006年谷歌中国 曾任职:谷歌中国大客户部华南区总经理 现职位:骑鹅旅行创始人 ▲ 张岩在谷歌总部轮岗学习时的留影。 2005年我加入的时候,谷歌中国在广州还没有自己的办公室。我们租了一个拎包即走的办公室,陆续找了两三个人,把团队建起来。因为人少,我们不可能去建一个Google式的办公室、餐厅。但起码我们也有一定的预算购买零食、娱乐,尽量去延续当时的企业文化。福利还是会尽量匹配,向总部靠拢。 对于销售而言,早期工作比较难的地方在于解释谷歌是做什么的。对于一家刚进入中国的外企来说,谷歌并不像现在这么家喻户晓。它的商业模型是什么?它是一家IT公司还是一家广告/媒体公司?这些我们都需要和广告主、渠道代理商沟通。相较于我上一份在思科的工作,谷歌无疑让我看到、学到了更多东西,开始知道互联网有这么多新的模型和商业化的idea。 12|王咏刚 工号:18628 在职期间:2006-2016年谷歌中国 曾任职:谷歌中国主任工程师 现职位:创新工场AI研究院副院长 ▲摄于2006年的老照片。一群和王咏刚(前排右一)同一天入职或稍早入职的工程师,围坐在Alan Eustace周围。 在谷歌,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有道理的、被允许的,没有人会被视作另类,diversity is in the blood。我见到近乎失明的人,眼睛贴着屏幕敲代码。也见到一位高管向所有人发邮件,宣布自己改变性别,从收到邮件那天之后,我们称呼他为 “她”。 虽然我好像一直在跨界,但也是在谷歌经历这么十年之后,我才会比较坚定地将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追求定义为:体验不同的生命状态,纯粹为了开心而工作。这么大个宇宙,这么渺小个人,短短一辈子如果就干了一件事,好亏。离开后,我最想念的是谷歌的那些人。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