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被薅羊毛调查:6元可“包月”!密码遭共享!
共享单车几成“免费单车” “羊毛党”们为了薅到羊毛想尽了招数。 在一个ofo的密码共享群里,专门有人上传了破解ofo的视频教程和修改ofo密码的教程,视频中一位广东口音的男子,告诉用户通过转动密码盘的方式破解。他根据每次转动时相邻数字的细微变化来推测密码,但这种破解方法很考验人的感觉,并非万能。更多的人直接通过官方App上查询。 赚得几毛钱的差价显然不是最终的目的。李欢有一个习惯,每次帮别人开完锁之后,都会把单车密码记录下来。他刚干没几天,已经在电子文档里记了五六十个密码。 广州的李莫(化名)已经帮人开了260次密码,他同样把这些密码记录在表格中,“不想自己的劳动成果白费”。当天,他的账户开锁数量已达当日上限。根据ofo的规则,每个账号每天开锁次数不超过20次。 随着开锁的次数越多,他们能积累的数据也越多,相应地,成功开锁的几率就越大。理论上只要数据足够,他们可以不花钱准确地知道任何一个车锁的密码。从此可以绕过平台,自成一个系统。 手工记录还是一种相当原始的做法,嗅觉灵敏的开发者干脆做了一款密码共享APP。根据群里提供的渠道,i黑马找到了这个手机应用,它做得比任何APP的界面都简洁,只有记录密码与查询密码的功能,此外没有任何其它的入口。 这个APP的启动页,出现了“共享是一种美德”的字样。一语双关,只是,这里的共享把薅羊毛和共享密码作为一种“美德”。截止i黑马发稿,这个APP上显示的被共享数量达到35624。 该APP提供了安卓和iOS两个版本,iOS版的首次上传时间为2016年12月22日。但它并不通过提供密码赚钱,而是做其它APP的分发,把流量变现。 除了手机应用,i黑马也发现,已经有多个微信公众号也提供相同的功能,用户只需要输入六位数的车牌就能得到反馈结果。 但经过多次输入后发现,这些软件和公众号找到密码的概率很低。其背后的逻辑很简单,这些数据全由用户主动上传,数据量越大,获得密码的概率就越高。但ofo如今投放的车辆总数已经超过了80万,海量的自行车投放降低了密码被“共享”的风险。 机遇还是灾难? 一切的问题出在了锁上。 无桩共享的特点决定了,车锁是共享单车走通模式、实现计费的关键。但作为2014年就开始在北大校园运营的ofo,一直推出的都是机械密码锁。 机械密码锁的优点是保证开锁率最高,但缺点也很明显,没法定位、密码容易被记住、每次用完车需要用户主动打乱密码。这里便留下了很大的空档。 李欢已经听ofo一位内部人士透露,ofo在几个月后将会把机械锁换成电子锁。而目前入局的共享单车平台,使用的都是电子锁。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