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的十年,周鸿祎的蜕变与蛰伏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Youcan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的这篇内容,是我们就着360安全卫士正式推出10周年的节点而特地做的策划内容。同样围绕着这个主题,其实我和三节课的实习生乾明一起各写了一篇文章,我们觉得这种对比可能还挺有意思的。 今天这篇我侧重于写“人”,明天我们会推送给你乾明的作品,他可能会聊的是“360安全卫士上线一年就用户千万,到底发生了什么?”看完今天这篇后,你可以期待下明天乾明的作品。 另,本文为深度长文,完整读完约需要15分钟。 (一) 2016年7月,作为国内用户体量最大的产品之一,以及360公司的核心拳头产品,“360安全卫士”这款桌面杀毒安全软件,迎来了它发布10周年的日子。 至此,周鸿祎和他所创办的360,也已经走过了10年有余。 有心者可能会注意到,相较于最风光的2010-2013年,近几年来,360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时间和吸引到的关注,是越来越少的。并且,这几年来,硬件、手机都未能大火,花椒这样的产品也尚还前路未卜,360也鲜少能看到如此前杀毒、搜索这样的“拳头产品”。 换句话说,这几年来,面向媒体、大众和用户的360,是一个略显弱势的360。 以老周一贯的“大炮”风格,这一局面初看起来,是有些不可思议的。 然而,低调、式弱的表象之下,未必不是蛰伏已久,谋定而后动。 2015年下半年,360宣布正式启动私有化,着力于回归A股市场。2016年7月,360对外正式宣布私有化完成,即将正式拆分为2家独立的公司,分别专注于提供企业级安全服务和消费者服务。 这些大刀阔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动作背后,让人心中难免会有感叹:也许360在一段时间以来的蛰伏和波澜不惊,很可能只是在潜心蓄力厚积薄发而已。 这也不禁让人联想起来周鸿祎曾经在2014年年底的360内部邮件上说过的那句名言——
某种意义上,我会觉得,360是一家个人色彩浓厚的公司,这家公司的发展史,其背后,实质上也是周鸿祎个人一些性格、心性的蜕变史。 所以这一次,我想抛开具体的产品,来聊聊周鸿祎这个人。 (二) 在互联网圈内,说到性格倔强,话语尖锐甚至是天生自带“仇恨撕逼”属性的,一般大家都会很容易想到两个人。 一是罗永浩,二就是周鸿祎。 这两个人,至少有两个地方是高度相似的——
如果说罗永浩的尖锐可能更多源自于自己某些内在坚定的“信仰”以及或多或少的一些自大+目中无人,那周鸿祎的尖锐则可能更多来源于他潜藏在心内的一些“危机感”与“不安”。 2005年,奇虎公司成立。 在那一年之前,周鸿祎经历过的事情已经很多——
所有这些经历,都多少属于那种“虽有一个不错的开局,但结尾却不尽如人意”式的。我猜,经历了这些的周鸿祎,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江湖地位,但内心无疑却有了更多的“危机感”与“不安”。 以当时的状态看,从雅虎中国离开之后的老周,内心应该是充满了某种“不甘”的。 此时的他,最渴望的事,很可能是希望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也能够做出来一款赢得用户认可的产品,证明自己也可以做出来一家不逊于百度、阿里和雅虎的公司,以及证明自己不仅可以开创一个不错的开局,也完全有能力引领一个圆满成功的结局。 而2005年周鸿祎离开雅虎后所创办的“奇虎”,正是老周在这一心境下的产物。 (三) 2005年的周鸿祎,35岁。这个年龄的男人,已过而立,尚未不惑,往往极度渴望证明自己。 对当时的周鸿祎,正是如此,他自认不比李彦宏、马云差,为此前3721在收入比百度要好的情况下“贱卖”给了雅虎而感到懊悔。所以,当时已经手握雅虎核心技术和团队的他,特别希望打一场“速胜”的仗。 2005年成立的奇虎,本意是要做“搜索”,背后影射着的,是周鸿祎希望同时斗败百度和雅虎——两个与他此前恩怨不断的对手。 而当时的“360安全卫士”,还叫做“流氓克星”,基本是个不入周鸿祎法眼的东西,其本意只不过是一个想要用来推广“奇虎搜索”的插件而已。背后的逻辑是:当时用户浏览器上已经被强制插满了各种插件,于是奇虎就想做一个叫“流氓克星”的东西,先把那些烦人的插件干掉,再给用户推荐奇虎搜索插件。 此时的老周,在行事风格上,多少沿袭了3721/雅虎时代的“取巧”心态,更希望能够找到一条捷径,然后迅速战胜和超越对手。 然而,后来事态的发展却事与愿违。 超过200人的团队,每月上百万推广费用的奇虎搜索始终不见起色。而本来只是从属角色,仅有10几人团队的360安全卫士却获得了迅速发展,到2007年,360安全卫士的装机量已经达到了几千万。 我感觉,差不多就是在这个时候,老周开启了自己的第一次蜕变。 蜕变的助推力来源于两方面。 一是,自己全力主推,投入重兵且布局完整的奇虎搜索(当时的奇虎,同时在做火车票、衣食住行、BBS等各种垂直搜索),居然在内部会完败于一个10几人的小团队——只是把“安全”和“杀毒”这么两件事做到了极致的桌面软件安全卫士。两相对比之下,他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可能差不多就是在这个时候,老周开始深刻感受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力量。 一般来讲,我认为存在两个角色侧重各自不同的周鸿祎,一是作为一个产品经理的周鸿祎;二是作为一家公司CEO的周鸿祎。 前者,借由3721萌芽,到360安全卫士的一统江湖而臻至大成。在此后周鸿祎出版的《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一书中亦可看到,差不多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周鸿祎开始大谈“要尊重用户”、“要做减法”、“微创新”等等理念。 而后者,也即作为一个CEO的周鸿祎,从360安全卫士和360杀毒,可能才刚刚开始自己的成长。 这与我们将要讲到的老周在此阶段发生蜕变的第二个推动力也有关,那就是:他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与傅盛的决裂。 (四) 老周与傅盛之间的故事,堪称过去10年的互联网世界内最引人瞩目的恩怨情仇之一。 我试图为这个故事梳理出了一个较为为简洁的版本,大体是这样的——
与傅盛之间的这段恩怨,是非暂且不论,但对于周鸿祎当时心中的“脆弱”和“不安全”,无疑是一次凸显和放大。无论中间谁对谁错,他显然在整个过程中最担心的事,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傅盛会从自己手中夺走些宝贵的东西,即便在奇虎内部老周本人占据着绝对控股权,且傅盛基本没什么太高份额的股份。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