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建站资源 > 电商推广 > 正文

生鲜电商创企今年纷纷倒下 再成阿里京东大对决

发布时间:2016-12-28 20:44:41 所属栏目:电商推广 来源:虎嗅网
导读:副标题#e# 12月24日,永辉超市(601933)发布公告,同意将自己持有联华超市21.17%的股份,即2.37亿股,作价4.01港元/股转让给易果生鲜公司,交易总价约9.5亿港元。 此次交易完成,永辉不再持有联华任何股份,而这距离2015年4月永辉入股联华仅过去一年半。当时

  完成C+轮融资后的易果与苏宁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后者核心供应商,B2C商城业务入驻苏鲜生,而线下接入苏宁小店试水社区O2O生鲜方向。同时成立了易果供应链公司,与易果生鲜全渠道、安鲜达物流平台,一同将全链条开放给生鲜的从业者。

  其中,易果在全国已建成11个仓,大仓一般辐射300公里半径的周边城市。安鲜达物流为菜鸟物流网络一个CP,也能接到第三方生鲜订单。对应的,从供应链选品到渠道端分销,结合用户生鲜消费需求,易果制定了自己的一套标准化体系“马克标准”(market standards),意在运营效率的提升。

  金光磊更希望通过这套标准与易果在生鲜大数据分析能力,反推到上游农业生产端,制定适应市场规律的科学生产规划。不过,在虎嗅看来,易果要促成这件事,还需要在加强上游产地数据能力,即B端数据服务能力。

  相比天天果园与京东,易果与阿里的合作要深入得多。除了独家运营天猫超市生鲜品类外,易果还在金融、大数据方面分别得到蚂蚁金服、阿里云的外围支持。金光磊也不介意“易果阿里化”——毕竟易果有超过一半的交易额来自天猫,且阿里的“复盘文化”深深印入易果管理层。

  此外,易果也在学习阿里做生态布局,一个月前收购了东南亚老牌水果上市公司SunMoon,另有传闻其将投资沱沱工社……

  不过一位生鲜从业者向虎嗅置评:“易果拿着阿里流量倒手,就是个二手流量贩子,自己生鲜业务不赚钱,别人凭什么把生鲜交给他来实现赚钱?说做‘新生态’,有点拾人牙慧了。”或许易果也意识到亏损的质疑,在融资发布会上已提前放出“2018年能全面盈利”的信号。

  近年来,易果从果品向水产、禽蛋、粮油等品类扩张的趋势加大,全平台约4000SKU,而平均客单在100元左右。在金光磊看来,未来计划型家庭消费会成为生鲜消费的主流,易果也是要奔着“全品类一站式解决方案”去,围绕品质和便利两大核心价值服务用户。

  同时,他也承认,这背后有相当复杂的工作,上游供应链、前端全渠道、末端最后一公里都需要一个强大的组织能力,拿“分箱组单”来说,SKU越多越复杂,哪些生鲜商品需要恒温?哪些需要全程冷链?哪些放在一起又会相互污染?最终送达用户手中的生鲜商品,口感也有不同,如何标准化?……这中间好多问题需要摸索。

  “易果与天天果园这两家公司能活着就是成功的,他们未来向左向右已经非常清晰,易果已走在变成TP(代运营)路上,天天果园还在坚守这一块领域。” 妙生活CEO邹志俊说。

  阿里京东生鲜的线下较劲,以及其他玩家

  俗气地探讨互联网“下半场”,绕不开流量红利、人口红利已过的问题,那生鲜电商同样出现流量瓶颈了吗?王伟与金光磊恰恰持有相反的观点。

  王认为生鲜流量红利期已过,独立生鲜平台创业已无机会;而金则认为现在生鲜电商渗透率不足3%,还不存在流量瓶颈。

  事实上,京东阿里两大巨头已在排兵布阵挖掘生鲜的线下空间。

  

生鲜电商创企今年纷纷倒下 再成阿里京东大对决

 

  虎嗅了解的情况是,阿里在今年年初向盒马鲜生注资千万美金,且逍遥子本人亲自督战盒马鲜生,其APP是有淘宝技术团队开发,上海总部的办公场地正是阿里云的办公中心。

  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曾任京东首席物流规划师,09年加入京东,将主要负责亚洲一号工程。2013年开始负责京东早期O2O项目,2014年中,被邓天卓接替相关职务后,年底从京东离职。

  盒马生鲜是以商圈为中心的大型生鲜商超,内设餐饮、食材半成品加工,其官方介绍:采用线上线下全渠道商业模式,用户享受5公里内30分钟送达。

  似乎是为了对标盒马鲜生,上个月一家券商年度策略会上,永辉超市董秘透露,京东与永辉将在今年年底前在北京开设2家线上线下融合新业态店,作为京东到家已与永辉合作的补充。

  亚马逊也没有闲着,半个月前,一则Amazon GO “无人便利店”宣传视频刷屏社交网络,利用图像识别、重力感应、室内定位和深度学习等黑科技让我们对“新零售”的想象空间增大。而Amazon GO未来很有可能会做为AmazonFresh生鲜快递服务的重要补充。

  近日,虎嗅正好与阿里、京东人工智能方面技术专家进行了交流,期间也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生鲜供应链及物流配送方面的运用,他们都认为其难度远高于3C家电、图书等标品。

  社区生鲜O2O方向,前易迅网联合创始人邹志俊创办的妙生活,在上海开设了38家直营店(单店面积30-50平米),采取“仓店一体”,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实现单日过万单。他告诉虎嗅,“只有线下订单快速响应能力越强,线上才能形成流量聚集,3公里配送半径,控制7元以内配送成本,客单高于30元后,是有盈利空间的。”在虎嗅看来,妙生活的挑战主要来自线下直营门店网点布局成本高,需要资本的撬动,还有解决分散管理难度大。

  另一个消息是,今年11月份开始,顺丰优选社区O2O店在深圳陆续开业20家,与过去顺丰嘿客不一样,顺丰优选店线下采取“品牌加盟+物业托管”结合的模式,除了涉及生鲜还有鲜花业务。

  另一方面,我们能看到传统的水果店正在谋求拥抱互联网。两周前,成立15年的百果园并购了生鲜O2O创业公司一米鲜,合并后一米鲜创始人焦岳出任百果园集团副总经理,主要负责百果园集团的电商业务。

  百果园近两年来加速线下门店并购步伐,去年11月以注资、换股的形式并购了北京最大的水果连锁店“果多美”,发展至今全国已经用1700多家门店。而一米鲜创始团队曾是友盟高管,有丰富移动互联网经验。

  外界看来,百果园和一米鲜的合并是“绝配”。然而事实却要残酷得多,一位曾跟过一米鲜项目的投资人告诉虎嗅,“半年多前一米鲜情况就很不乐观,年初进行过裁员,停贴后订单下降很难看。”另一个消息源则说,一米鲜曾接触过物美方面,谋求转手,但物美已有生鲜O2O项目多点Dmall也在艰难发展,所以心有余悸没有应接。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