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2003 Active Diretory全攻略(一)--目录服务
2、LDAP名称:分为两类。DN与RDN和标准名称 DN与RDN看下面便知: 用户RDN为:CN=FRANKIE KE。DN为:CN=FRANKIE KE,OU=SECT1。OU=PRODUCT,DC=MING,DC=COM,DC=TW。一般很少用DN访问对象。 标准名称:简化DN,如上例标准名称为:MING.COM.TW/PRODUCT/SECT1/FRANKIE KE 3.登录名称:用户一般使用两种:UPN(USER PRINCIPLE NAME)和SAN(SECURYTY ACCOUNT MANAGER)帐户名称。 UPN:在AD中,用户和组都可以有个UPN,格式与E-MAIL格式相同便于记忆。如MING@21CN.COM.用户利用这个来登录域。从中也可以看出缺点,管理员必需为每个用户一个独一无二的名称,可是UPN并不包含组织单位(OU)的名称,因此就无法使用域中的层次式管理了。 SAM:各用户对象都有一个SAM帐户名称,目的是为了与WINDOWS NT的域兼容,如SAM中名称如上例为MING。也可见其同样的缺点。 组在AD中的特性 :注意这里的组不是组织单位。有三个特性:1、组可以跨越组织单位:组与AD集成,提供更佳的管理弹性,系统管理员可以将隶属不同组织单位的用户加入同一个组,然后再依旧设置权限。 2、组为安全性主体:03只能够心用户、组、与计算机等三者作为安全性主体,注意,就是说AD对象只能针对用户、组、计算机来设置权限,无法针对组织单位来设置,可见组的作用是对AD的补充,呵呵,不错。 3、组为非容器对象:组竟然是AD中的非容器对象,那么就会有人问它是怎么包含用户、计算机或者其它对象的呢。事实上从03域内层次式结构中是看不出哪些用户隶属于什么组的,因此在AD中组与用户彼此间没有从属关系,但实际现实世界中却有,组与用户之间有从属关系,组之间也能够形成某种非层次式嵌套关系,为什么它能够包含用户对象呢?因为组有一项特别的属性MEMBER,其记录了某个用户对象的DN,就代表该用户是这个组的成员。 本文出自 “yangming.com”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ming228.blog.51cto.com/421298/93551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