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遇拐点?如何借助互联网“弯道超车”—以江西万年县为例
(@李剑-农业与互联网)国家一直提出电商助农,但这个助农似乎并没有并没有让江西万年的农村得到多大的变化。“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农耕方式还在延续。 2015年年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国家大力扶持农村的发展,为农村的变革注入现代化的基因。但,为什么如今的农村还处在自然农耕的时代?农村错过了“工业时代”,决不能再次错过“互联网时代”。的的确确,农村的发展来到了至关重要的拐点?那么,如何借助互联网“弯道超车”? 为什么我们的农村还处在农耕时代呢? 笔者认为除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落后,更多的是与农村的劳动力流失有直接的关系。我所居住的村子有30多户,目前有75%的劳动力常年在浙江、福建打工。即使这些人赚了钱,也不会在家里装电脑、拉网线,推动所谓的“农村信息化”。因为,他们认为“花笔钱没有必要”。网络不通,何谈农村的信息化呢?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走访了同村的一些同龄人,也了解了一些情况。他们对电脑或者互联网还是比较陌生,甚至不是了解。85%的外出的年轻人对电脑依然不会简单地操作。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些人基本是初中没有读完或者小学就辍学。同时,在外地劳作多年,也没有学习与电脑知识。 在他们的心中,赚到钱是第一位的。 因此,在这样的一个农村里要去发展电商或者互联网服务,难度有多大。我们想想就知道! 但,互联网已经在蔓延....... 然而,这样的情况,在乡镇里面则不一样。 这个春节,我大部分时间是在我丈母娘家居住。我丈母家位于是全镇核心的街道。这里有很多家庭都有电脑,而且还装上无线路由器。他们对电脑知识和互联网的了解比农村人要了解更多。同时,他们经常通过电脑操作或者网上购物、或者浏览新闻、或者玩网上游戏。 我的小舅子就是这样一个人。高中毕业后,在家经营者一家理发店,并代理了一个化妆品品牌,他还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化妆品网店,家里也装了无线路由器。他告诉我说,装上路由器是方便玩玩手机或者微信,通过手机看看新闻等。 似乎,我还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不会玩电脑的乡下人,但会通过手机上网,玩微信、看新闻。 这是一件让想要争夺农村电商市场的大佬们惊喜的事情。或许,移动互联网能够帮这些大佬们争取到更多的农村人群。 纵观这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的确让农村发生了很多变化。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 今年春节回老家,我被叔叔大伯、侄子、表姐表妹们拉着要加我的微信,并被他们拉进了各类家人的微信群、还被他们强迫发红包。微信的存在,让这些人更爱上手机。 玩手机不再是城市人的独享,农村的70后、80后、90后一样流行玩手机。在农村,移动互联网(手机)的使用人群远远超过了在电脑上使用的数量和时长。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扩大。 为什么会这样?农村的年轻人认为:手机的打字和浏览网页、上网聊天、比电脑操作更简单、更容易。 但,他们上网也只是玩玩微信、浏览网页、玩个手游。这就是赶戈时髦,而已。 中国13亿多的人口,其中有9亿多在农村。加上我国的国情,pc端的互联网在农村会遇到让人想不到的困难。移动互联网能否让电商大佬们看到机会点呢? 那么,电商大佬如何适应农村市场? 9亿多的农村人口,近千亿的市场,这么大的蛋糕,哪位电商大佬不心动。 那么,我们又能通过什么来撬动这巨大的市场呢? 笔者认为:了解农村人群是关键,设计出符合时下的农村人的产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法来思考:一是,把我们的产品设计的更轻便,适合手机(移动互联网)。二是,把产品的功能设置成更简易、更适合农村人上网习惯。 其实,微信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只要你会打字、你会拍照,你就能玩微信。不管你是上至70岁的老人还是下至10岁左右的孩子。这也就是农村人能爱上微信。 当然,互联网思维本身就是要符合简单、极致的特性。但,笔者也浏览过很多电商平台,购买或者上传产品都特别复杂。尤其是付款的流程,真是特别费劲。电商平台要想在农村掠夺更多的市场,就必须要适应,让平台去适合农村人的上网习惯。 如果网购平台的话不要太多的枝枝叶叶,最好就是2步:第一步快速找产品、第二步快速付款。当然,移动互联网不能像pc端一样有太多的页面和文字说明,因为图片太多会让本来手机网速缓慢的农村人体验度降低,甚至会直接关掉页面。这样对我们的移动互联网的产品设计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片占的空间小、文案能力强。否则,也很难博得到农村人的爱上我们的产品。 除了,电商大佬们和电商平台设计者之外,政府需要做那些事情来推动农村信息化呢?笔者认为wifi普及或者移动、联通网速加快。 目前来看,这些真的不合格。以我村子来说,有时候,信号都不稳定,开个微信,浏览微信图片,就是龟速啊。即使我的4g手机也一样,更别说,很多使用2g、3g手机的农村人。 尽管,2015年,国常会: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让98%行政村宽带覆盖。但,真不是上网问题,而是我们上网速度的问题。因此,网速提速才是关键。 除了网络问题,网络知识学习和培训更需要政府来推动。笔者认为,政企合作是很有必要。地方政府牵线搭桥,发展志愿者或者企业志愿者为农二代培训电脑知识或互联网知识。让农村人能了解互联网、使用互联网、借力互联网。面临农村人文化程度不高的现状,我们可以逐步、分层次来培训;如果有必要的话,在小学,初中开设电脑课程,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触互联网、了解外面的世界。 曾经有一个“电脑下乡计划”,笔者认为很好。但这几年,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动静了。农村的孩子们真的很需要這些电脑和互联网知识。 那么,农村、农产品如何走出去呢? 或许,有些东西是一通百通。农村、农产品走出去先决条件一样需要网络落地、需要懂互联网的人。以上两者条件具备之后,农村、农产品能走出去吗?或许不见得吧。 因为,互联网改变的只是接触面和传播面。互联网不能把不好的产品或者没有特色的产品,变成大众喜爱的产品。 笔者认为:即使要满足硬件和软件。即网络、人才、还要具备特色的农村、农产品、雄厚的资本。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