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百度刘超事件始末:一场失败演讲引发的震荡

发布时间:2016-07-07 15:34:09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PingWest品玩
导读:2016年7月1日,百度用户体验部总监刘超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2016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上发表演讲。因为演讲内容过low,一度被在场观众当众要求下台。随后又引发了业内人士在知乎

=====评论1=====
“我觉得刘总相比12年 14年,今年的PPT,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水准进步很大,这不能怪他,能力有限。全程17分钟看完,发现他胡言乱语在讲些什么?身为一个总监,居然讲这么没营养的分享。而且外面的人都一致觉得百度UE就这个水平,让我很无奈。去年玉洁在IXDC上分享的内容就很好,很实用。没干货就不要去分享啊~~还有之前锤子事件也是,你随便一句对PACO的评价,让业界都知道他不会用人。借此希望百度不管是UE还是产品,都应该有所反思,把最牛逼的体验做上去,这才是百度同学们应该去做的,证明我们并没有那么差,我们可以做的很好。”
=====评论2=====
“先不提那些让人尴尬症发作的段子(这个真的很low),缺乏专业性这是我看完视频的感觉。做生意的为什么要买好车,银行为什么要建高楼,美容师为什么要打扮得体,因为这是实力的展现,好车高楼能让人知道你的经济实力,打扮得体能让人知道你的审美能力。UE也一样,漂亮的PPT,才能让观众了解到你对产品设计的洁癖,粗制滥造的PPT没法不让人对你能力或者工作态度产生质疑,尤其你是UE,这是你的专业,况且还是总监,把握着很多产品的设计方向,你让人如何还能对百度的产品设计抱有期望。这件事一出来,百度UE的招牌我感觉基本是毁了,其他职位也受损不轻。这件事已经不是道歉能换回的了,只有让人看到变化(or 变革),才能重燃希望。”
=====评论3=====
“在刘总的文库主页看了几个14年的PPT,有点受惊。这不是一个公关事件这么简单,舆论容易再造,但是产品难以再来。我不相信这只是是公共环境不重视言论穿着这么简单而已。虽然我不会过分关注PPT的问题,但PPT的质量尚且如此(或者是对PPT的质量要求尚且如此),我如何相信在UE工作中是有正确审美及质量标准的?如果说百度产品UE的决定权,在一个PPT能力只有广告公司实习生水平的人手里,合作团队心寒、真正优秀人才流失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原来PM们曾经无数次被驳回的需求,是建立在这种草率和随性的态度之上,我只想说,情何以堪。”
=====评论4=====
“UE管理层的水平和态度,对整个UE线的影响都是决定性的。因为设计和审美标准非常专业同时又极端个人化,如果没有一个真正足够优秀严苛且专业的管理层,年轻新人进来,向几个前辈上级坏榜样学习,模仿,再有天赋和灵气的人,半年过去也就平庸了,然后就变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典范。”
=====评论5=====
“恳请公司上层好好爬爬这个帖子的楼,听听同学们的看法,看看这些“爱之深、责之切”的话语,好好反思一下,痛定思痛!好好改革!
真想没有”贴魏刘”这样的事情!真想要一张干干净净的脸面!
百度还没有到凯旋的时候,任何一秒都需要敬畏地去奋斗!”
=====评论6=====
“以前我觉得我T5就到头了,现在我觉得我可以做总监。”
=====评论7=====
“今天我入职百度四周年的日子,我还是自豪的发了个朋友圈,但已经没有四年前那么骄傲了。”
=====评论8=====
“这种事发生了不是应该闭嘴然后出来道歉吗?毕竟你讲的确实不好,ppt还没有基层员工做得好。想不通当事人为什么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沾沾自喜以为是给公司带来了关注,百度的知名度早就够了,现在要的是美誉度好吗,如果一个总监连这个都不懂,那真的没什么可说的了。感觉市场部的同学要哭了,每天兢兢业业修复品牌形象,然而就这么一下所有的努力又白费了。”
=====评论9=====
“这样的presentation,让我们这些在百度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底层同学,感到愤怒而羞耻。”
=====评论10=====
“作为实习生刚来百度,虽然进来还不到半个月,但我还是非常喜欢百度“简单可依赖”的价值观的,我觉得我们小组都的同事都非常优秀且勤奋。刚过来,有时候会经常加班熬夜做些东西,但我很开心,因为觉得自己起码是真正在做有意义的事,希望能够把自己负责的东西真正的做好一些,做完美一些。但是,百度出了这样的事情,确实让我很难过,我一直以百度为骄傲,实在不忍看知乎上面别人对我们的种种评价。希望百度人能够真正做出优秀的产品,做出有价值的东西去改变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自从来到百度,我的微博签名就变成了:立志做国内最好的情报威胁平台。虽然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学习,但我愿意认认真真去做事。我相信百度,真心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再发生,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做到尽善尽美,不要再让外面的人笑我们了。”再来看看刘超道歉帖下面的评论。
=====评论1=====
看了一个张小龙的介绍,说微信某次改版后,叫下面一个人来看界面有什么不同。那人看完之后没发现什么不同,张小龙告诉他,对话气泡的默认长度增加了三个像素。不是多了这三个像素微信就比以前有多牛逼,也不是因为微信火就觉得它什么都好。但是这里面体现了一种在目前狼厂比较缺失的东西:工匠精神。用户体验也好,UE设计也好,服务器或者客户端的代码也好,功能设计完成之后的用心打磨才是最耗时最劳神的。怎么让用户使用更舒服,怎么让合作伙伴交互更舒服,怎么开发出一款“即使别人说不出哪里好,但是就是觉得好”的产品,方法途径有很多,但是总归一定有一点跑不了:用心去打磨。用心去打磨不是为了KPI(起码不单纯为了KPI),只是为了“做好这个产品,做好这个服务,做好这个SDK”去做事情。代码写完了,功能实现了,稳定性够不够?网络是不是有优化的空间?线程是否安全?内存耗费是否可以更小一些,释放干净没有?各种平台的适配做得够不够好?几万个未知问题需要去探究深挖,这些问题只有几万分之一会体现在界面上,体现在用户交互过程中,但是真正的工匠会去做这些事情。挖井挖两米发现没水就换地方再挖两米再没水再换地方,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这个行为很可笑,但是回顾我厂已经死去的产品,有多少产品是因为这样而死掉的,有没有占到一半以上?在一个产品一个项目开始之前有没有做市场和用户调研?有没有想过如果遇到困难如何应对如何在不利条件下完成逆袭?有没有想过即使产品不算成功但是仍然坚持改善用户体验到最后下架?没有工匠精神,没有为自己产品强烈负责的态度,光靠口头说说用户体验至上是没什么卵用的;没有工匠精神,没有为自己产品强烈负责的态度,只能处处碰壁,道路越来越窄,最终无路可走;没有工匠精神,没有为自己产品强烈负责的态度,接下来的就是自信心的缺失,接下来就是阵地被蚕食,接下来就是公司只能活一个月了。这个事情不是该不该道歉和该不该离职的问题,该不该道歉由个人决定,该不该离职由公司决定。这个事情是对从自己手中流出的每一份“产品”是否负责的态度问题,一个PPT,一个演讲,都是一个产品,一个不同于bin和apk的产品。套用一句老话,你怎么对生活,生活就怎么对你。你怎么对你的产品,你的产品就怎么对你。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