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5G toB的元年吗?
![]() 通信发展史:“分家”起步 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通信的发展是依靠“垄断”起步——国家为了更好的推动通信事业的发展,在1949年11月成立邮电部,其职责是“一统”中国的邮政和电信,而这一“统治”,长达40余年。
简单来说,按目前中国通信业务类型,通信运营商可以分为两块:基于有线传输的中电信、中网通,和基于无线传输的中移动、中联通和中电信。 对于运营商来说,由于其历史原因,导致其方向也不相同:电信及网通借助多年来的优势,已经实现有线网络的覆盖,而移动网络作为相对较新的技术,成为中移动、中联通的主要战场。而2008年中国电信1100亿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也为中国电信提供了移动网络市场的“入场券”。 三大运营商的“战争” 在1980年,为了加快无线网络覆盖,全国开始全面建设1G/2G的基站,由于这两种网络具备射程远,其覆盖面积极广。在这一需求下,基站之间的距离可达数公里。 而国内运营商联通及移动全力建设基于这一需求的基站,从而抢占市场份额。电信虽然具备相关资质,但其并未把重心放置在移动通信领域,而是不断加大对网络通信的运营。 在这一过程中,移动基于庞大的资金投入,建立了完善的通信服务,联通后期为了抢夺市场,不得不进行降费吸引用户。 随着3G时代的到来,联通为了抢夺移动市场,同时采用了国际标准的WCDMA网络,联通3G在短短数年时间,就覆盖了335个大中城市。同时,联通并未对3G网络进行过多限制,从而让联通3G网络的最大下载速率达到2M/s,通常情况下可以实现1M/s左右的速率,远超其他两家运营商。 电信相对2G时代来说有所发力,由于其采用码分多址(CDMA)技术,通话质量相对其他两家稳定,由于口碑的上升,迅速积累一批用户。 而移动的动作则相对较弱——移动在整个3G时代,都没有投入太多的资金进行,主要是移动采用了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TD-SWCDMA 网络,无法达到国际标准(如果进行评价,从其量是2.5G),从而布局极慢,基本等同于无。 但在随后的4G时代,移动开始了新的发展——在电信及联通还在大力推动3G网络商业化的时刻,移动已经率先在一线城市布局4G基站,而联通和电信由于资金等各类问题,建设速度远不如移动。 但4G与1G/2G/3G不同,其信号覆盖范围相对较小,基站需求量急剧上升。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导致浪费,在2014年三大运营和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建设全部交由中国铁塔进行建设及维护。 即便是成立了铁塔,联通和电信在4G方面的投入也远远不如移动,移动更是在4G方面聚集了6.9亿的用户量,而联通与电信分别是1.9亿和1.8亿。 而在5G时代,中国国内更是建了全球近70%的5G基站,中移动更是遥遥领先。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三大运营商的运维方式相同、玩法相同,单一的降费并不能有效吸引用户,为此三大运营商针对用户的需求,开始了新的玩法——定制化服务。他们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针对性流量划分,从而希望得到进一步的突破。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