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在线购票成了几百亿的生意,这背后藏了多少大公司们的野心?

发布时间:2016-05-30 16:33:52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腾讯科技
导读:在上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光线传媒及光线控股获得猫眼57.4%的股权,在双方协商后,最终以对猫眼83.33亿估值达成交易。

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速的提升和流量资费的下降只是那个扮演配角的环境因素,真正促使我们丢掉钱包的,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们花费巨资投资或者收购,解决人们最普遍的吃穿住行需求的生活场景应用。

发生的出行和外卖领域的变化,恐怕是大家最容易感知的。滴滴和优步,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当我们通过这些APP叫车或者订餐时,也是我们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时候。

现在你或许有些明白了,那些我们隔三岔五都会打开,每周末之前都会提前先座订票的三线购票应用,对于这些互联网巨头来说意味着什么了。和打车、叫外卖一样,看电影作为一个高频消费,是培养人们使用移动支付工具最为合适的应用场景。

而且,它还是一个处于快速成长通道中的消费。随着电影票房的越来越高,这些在线购票软件会承担起越来越多流量入口的角色。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流量就意味着商业价值,意味着可以进行变现。

比如说,通过淘票票打通与阿里一直想做的衍生品生意,或者是给天猫上的卖家打广告;通过微信电影票宣传腾讯新推出或者代理的游戏,或者给即将播出的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做推广。

对于腾讯和阿里巴巴来说,电影票房根本不是他们关心的事。电影和娱乐行业的高关注度和话题性,带来的对于普通大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吸引力,才是这些巨头不惜代价投入这些在线购票平台,同时纷纷成立电影公司,进入到产业链更多环节的原因。

抓注年轻人的注意力,这才是更大的生意。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