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众筹平台面临信任危机 最终只能是一地鸡毛?
投壶网CEO赵妍昱在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发表《众筹将死》演讲呼吁,“当前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的确存在‘优质项目难寻觅、信任关系难建立、定价方式不完备、退出机制不健全’等行业痛点,平台需要积极配合监管层对融资项目进行严格审核和监管,加强业内合作,逐渐完善股权众筹的产业基础。”不管怎样,在股权众筹的内忧外患下,平台依然是为创业者保住融资“救命稻草”的希望所在,思路决定出路,相应的突破口分析如下: (1)平台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应与监管层保持良性互动。 伴随前期上线项目逐渐逼近“退出期”,媒体不断曝光的股权众筹失败案例与P2P大规模风险事件的余波交织,宏观政策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力度空前严厉,而政策因素无时不刻影响股权众筹平台的工作量及变现潜力。比如股权众筹要求投资人以“有限合伙企业”进入被投企业,平台要为投资者办理或变更工商登记手续;再如投资者只有工商登记为“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才享有投资企业的税后优惠政策等。 (2)平台在股权投资逻辑上需要正本清源,只有以“投资人利益”为核心重构商业模式才能解开“死结”。 当前股权众筹的综合平台在项目数量、投资人资源、推广造势、项目满筹率上拥有明显优势,只有抓好优质项目准入、项目退出的“两头”,股权众筹行业才能进入良性循环。而一些流量优势不明显的垂直平台也并非没有机会,比如投壶网站在投资人角度评估项目,代表投资人利益挑选项目,平台上线的项目极少,回音必集团的“独角兽”项目在其平台上众筹达到1.15亿元的国内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的最高记录。由此带来的启示是,专业化众筹平台的活路在于“服务盈利”而非流量盈利。 (3)业内亟需出台行业标准,平台还需与线下老牌VC/PE机构密切合作。 当前众筹平台同质化严重、各自为战,行业基础数据库如合格投资人、融资企业、中介等关键信息并没有打通,在争夺投资人和项目资源过程中陷入内耗,掣肘众筹行业的长远发展,而一旦基础数据库的共享可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爆发。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股权众筹与线下的VC/PE机均相比还处于投融资的支流,目前各大股权众筹平台通行“领投+跟投”制度,离不开传统PE机构的领投,而线下PE机构也迫切需要互联网提升投资效率。股权众筹与传统的私募机构之前并非颠覆或替代关系,而是互补与共荣的关系。 此外,在一片唱衰“众筹”悲观氛围中,一些有实力的股权众筹平台的“线下化”、“国际化”转向值得注意。天使汇与国家级开发区、战略型新兴产业园、创业园、众创空间合作孵化项目,并与国内知名财务咨询(FA)机构合作提供股权交易服务。投壶网与北美医药科技公司、医药健康项目孵化器合作挑选投资项目,实际上充当了引进国外先进医药健康产业技术及新药的资本交流平台。可以预见,股权众筹平台与线下投资机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股权投资O2O化”;而国内众筹机构与国外众筹机构的资本、技术合作交流也会越来越频繁。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是互联网圈内人的口头禅,用在股权众筹平台却是再好不过的药方,如果股权众筹平台继续漠视投资者的利益,走一条透支信任、饮鸩止渴的道路,未来必定会爆发大规模风险事件,在监管层的铁锤之下,中国式股权众筹将面临倾覆之危;而股权众筹平台以投资人为中心,让优质项目为投资人获益,让劣质项目在残酷的市场筛选机制中大浪淘沙,股权众筹平台就会成为资本市场与创业者依赖的关键角色,并能凭借“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彻底变革股权融资市场,而监管层终究会为股权众筹平台“正名”,广大创业者才拥有真正踏实、信赖的融资伙伴。 作者:李星,策划人,科技专栏作者,公众号lixingo2o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