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段位运营必看!如何基于业务逻辑搭建一款产品的运营体系?
比如说,你发现30%的用户可能都是注册过后基本就再也没有访问过了,发现20%左右的用户大约在第一次使用过后半年前后的时间内出现流失,以及发现又有15%左右的用户都是在使用过某功能后就再也没有访问过你的产品了,则“注册过后”、“注册后半年前后”以及“使用某个功能过后”都是你的流失高发节点。 围绕着找到相应的流失节点,你可能需要先把所有流失用户的数据拉出来,再从他们身上去寻找一些共性行为特征,这里可能需要用到一些数据分析方法和思路,有兴趣的话可参考一下此前的《连载3.2 从未有一篇文章如此接地气地把运营和数据间的关系讲清楚》。 2.结合用户访谈、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等各种手段定义出用户流失的原因。 比如,注册后即流失很可能是因为用户没看懂产品是干嘛的,也没有引导,不知道怎么用。 3.针对每个节点下用户流失的原因,定义出一系列手段用于降低流失的可能性,包括但不限于特殊福利折扣,优化流程、引导文案、设置用户流失预警机制,等等。 例如,滴滴出行在其2014年下半年疯狂增长的时候,我印象中就有采用过新用户首次打车免单的手段来降低注册过后的用户流失。 再例如,如果你发现80%以上的已流失用户在流失前都会发生某种特定行为(如访问频次从每2天一次下降到每周一次),那么你就可以设立相应的流失预警机制了,让系统在有人出现类似情况时提醒你,又或者是依靠机制给予该用户特别关照(例如此时推送两个萌妹纸或帅欧巴让TA认识之类的),以此降低用户流失的可能性。 以上,是关于一款产品的“开源”和“节流”方面,如何通过一些可以固定下来的手段和机制确保其稳定性的思考思路。 需要明确的是,上述这部分工作,只要渡过了探索期,方向相对明确且已有一定用户体量的产品才需要思考。如果你还处于探索期,一切都不确定,方向随时可能改变,唯有尽快完成产品的探索和种子用户的积累才是正道,反而没什么必要去思考这种一板一眼的事。 三、确保“最关键用户行为”的发生几率 任何一款产品,往往都存在一个“最为关键的用户行为”,它往往是围绕着产品的核心功能和服务的,这个行为的发生频率可能直接决定了你的产品价值,也可能直接决定了用户对你的认可程度。甚至是,一个新用户,只有发生了这一行为,才更有可能深度体验到你的产品价值。 比如说,滴滴出行的“关键用户行为”就是打车;百度外卖的关键用户行为是下单订外卖;新浪微博的关键用户行为是关注他人(因为不先关注点人,就意味着你在微博上啥也看不到)和发微博,等等。 一旦界定出来了这样的关键行为,你必须通过梳理用户引导流程、梳理运营机制、新手任务等各种手段确保这一行为的发生几率。 当然,可能在产品的不同阶段,你需要去引导用户发生和学会的行为是不一样的,例如知乎,早期一定需要先尽量引导用户去关注其他优质回答者(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自己的首页中看到高质量内容)和去进行回答,而后期站内内容充足后,则可能引导用户更好地去消费内容。 下图是知乎在2016年年初上线的某版本附带的用户引导,可以参考: 再例如,百度百科曾经有一段时间的新手任务和新手成长体系大体是这样的: 四、核心用户的界定和维系机制的建立 就像我们提到的,对于大部分产品,一定都存在着“20%的用户创造了80%价值”的情况。 所以,如果需要确保你的产品可以持续良性运转,一定还存在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找到你的核心用户,并维系好他们。 这里可能又包含两个分支—— 满足了什么条件的用户就可以被界定为核心用户? 我们如何对一个核心用户进行更好的维系? 以知乎为例,假定关注粉丝数超过2000,在3个月内回答问题数量超过20个,且其中超过500个赞以上的回答不少于3个,即可被界定为核心用户,那首先你需要先设定一个机制,让站内但凡出现这样的人,你就必须第一时间知晓,并与之取得联系。 然后,假如知乎对于核心用户的维系包括了如下几点—— 拉入“知乎大V”群,帮助结识更多知乎名人; 定期邮寄各类大小礼品; 邀请参加各类知乎官方线下活动,与知乎团队深度交流; 获得各类知乎新产品的优先体验资格(如值乎、专栏等); 优先获得协助出书、专栏建设辅导等服务; 邀请参与知乎社区建设讨论; 获得知乎官方的站内内容优先推荐权…… 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确保这些事情当中的每一件都可以顺畅发生,并与之保持密切互动和交流。 五、阶段性通过活动、事件、营销等实现用户增长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开源”部分的思考是属于确保产品稳定的自增长能力,那么对于一款已经渡过了探索期的产品而言,你也一定还需要一些手段,来为你阶段性地提升产品的知名度,批量获取到新用户。 这一部分常见的运营手段可能包括了活动、推广投放和事件策划等(尤其是与自己产品特征和目标用户相契合的事件节点,一定要好好抓住)。 在此给一些很典型的例子参考吧,这部分就不展开细讲了—— 《昨日国足世预赛出线,这款产品做出了教科书般的运营案例》 《高考大热点期间,这些在线教育产品都是如何做运营的?》 好了,到此为止,我们的第四部分连载正式告终。这意味着,《运营之光》的书稿距离完成真的是越来越近了。 后续剩下的两部分里,我会重点来聊一聊我自进入互联网行业开始工作近10年来的一些个人成长经历,以及我对于整个行业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期待着它们同样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