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推广 > 正文

电商人必看:4万字深度分析,二手实物电商的产品之道

发布时间:2016-12-03 13:30:53 所属栏目:推广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导读:副标题#e# 闲置的商品,二手的买卖,在线二手交易市场,最早期的58同城、赶集网等分类信息网站,到诸如蜂鸟、电玩巴士、爱回收网等各种大小垂直网站与社区,再到如今的闲鱼转转猎趣们的侧重移动端的C2C担保交易平台,酝酿已久的二手电商平台似乎正迎来其春

总结来说,简单粗暴的线下初级二手回收处理业务经过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相当“成熟的地下产业链”,但是体验存在较多有待提升的地方,并且对于尽可能减少中间商环节,提升效率与避免在C端买家侧造成过低的回收价,影响用户积极性。以手机数码家电等高单价、标品为代表的回收因为有相对透明规范的流程与有效的激励也逐渐开始普及,甚至从纯线下服务延伸到线上端。

“新兴”的二手电商平台怎样与这些二手市场的“先驱者”合作发展?

如上文提到,二手市场已经有不少先行者以各式各样的形态开展二手回收/处理的业务,作为一个后来的二手电商平台怎样打通这些服务,整合到整个二手商品流转生态中,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二手交易体验,这应该算是目前二手电商平台一个相对空白的领域,至少还未出现绝对的行业标杆,值得我们探索。“整合”实在比较宏观,笔者水平有限,只从2个方面来“抛砖引玉”吧:

Ⅰ.  引入“二手回收”服务

一般来说,二手交易可能更容易出现“买方市场”,人人都有闲置的物品,却未必人人都需要购买二手。二手实物电商平台的核心目标之一:帮助用户快速处理二手闲置。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这个目标可能会难以实现。笔者在走访一些闲鱼、转转的用户时,就曾收到这些反馈:买家无理砍价压价,非理性出价等导致二手市场价格混乱、卖家大量精力被浪费在反复磋商上,二手交易效率变低。

20

引入二手回收商作为“补充买家”,设置合理规范的回收价格计算方案,卖家只需输入相应的物品信息,即可得出相应的收益情况,并展示相应的回收流程:上门回收、线下投递等。整个流程,尽可能减少需要“多方沟通”的环节,以提升效率。

Ⅱ.  引入“二手销售”服务

二手交易中,货品质量也尤为突出,这是天然存在的。二手商品的商品描述是C端卖家自定义,为了哄抬价格,可能会虚假描述,夸张描述等情况,即使事后可以通过交易纠纷解决,也非常有损体验与平台口碑。

21

引入二手销售作为“补充卖家”,对于部分特殊品类如:高价数码产品、奢品箱包等需要商品,可以通过专业、口碑较好的传统二手销售商来参与。因为这类商品,用户比较在意商品质量、真伪。由靠谱的二手销售商作为交易背书,或许能减少交易纠纷。

Ⅲ.  延伸更多二手交易场景

每年的毕业季,大量师兄师姐离校前往往都进行一波“旧物甩卖”:课本笔记、宿舍小家电、数码玩物、自行车、正装等等。这几乎是每个校园毕业季必备的活动之一;另外,红十字会等公益慈善组织多会不定期组织义捐活动;一些小众的兴趣同好商品因产量较少、年代久远,爱好者只能寄望于二手市场……

以上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二手交易场景,这些场景或缺少有效的互联网渠道、或缺少完善的电商购物流程体验,这些都是二手实物电商平台所擅长的领域,通过提供流量支持、支付功能等电商服务,帮助这些传统的二手交易场景完善体验,既拉拢了这些有强烈需求的“用户”,又丰富了二手电商平台的“交易场景”,也算是一个可以深挖的方向。

22

以上只是简单地解释了二手实物电商平台如何整合上下游业务,实际产品方案与运营策略应远比此更为复杂。并且,引入B类用户进驻平台,也不是百利无害的做法。如前文一再提到,现在的主流二手电商平台都施行打压专业卖家的策略,是因为B类用户的动机与C类用户不同,B类用户天然就是“逐利”的,为了利益最大化,势必会想尽一切办法获取更多的流量,搅乱平台正常的流量分配,导致成C类用户的交易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细看上面提到的2种主要合作方式:引入“二手回收”、“二手销售”,其实做得还是流量买卖,二手实物电商平台将流量采买回来后,再二次销售给B类用户。当平台体量有一定规模或者对于非常缺乏流量传统二手业务来说,可能还可以撬动合作的意向。但是对于那些传统线下旧物回收商,恐怕不一定有效,如前文提到,这些产业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早已形成根深蒂固的利益联盟与运转模式。外部力量的参与,在不一定得到可控的预期前提下,可能还会打破现有的利益链条,这可能会是他们拒绝合作的可能原因。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