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告:揭秘互联网帝国的饿狼本性
此外,成功的大公司也坚持在全球规模化和本地化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成为“扎根本地的全球主义者”。韩国电子设备制造商LG总是根据市场定位其产品,譬如销往印度的微波炉有一个自动制作孟加拉咖喱鱼的按钮选项。美国食品制造商卡夫针对中国市场重新开发了奥利奥饼干,针对中国用户的口味采用少糖添加并引入绿茶口味。 这些公司也明白,他们需要为了生存而不断改变。诸如谷歌以及Facebook已经将业务拓展至多个领域。他们甚至会在对手行动之前,自行改变自己的核心业务。通过推出消息应用微信,腾讯重塑了自己的整个媒体业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预定出租车、点餐等服务。而通用电气也是一个开拓者。上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掌舵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认为公司应当包揽全球的前三大业务。而现在的通用电气总裁杰夫·伊梅尔特也是如此,其在不断重塑公司以适应数字时代。在他的带领下,通用电气出售的家电业务、收购了法国的阿尔斯通公司,在物联网上投入巨资。同时还将公司总部搬迁至波士顿,更接近于高科技的核心。 感谢这些改变,即便是最经典的公司也在逐步资产重量级以及雇员轻量化。1962年的埃克森是当时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雇员数量达到15万名,而今天已经下降至一半左右。而对于科技公司的新形式来说,其更能雇佣尽可能少的员工。 但对于这些超级明星公司来说,无论是老是新,有人前的特质,但也有台后的暗黑。 暗黑艺术 超级明星公司擅长避税 从本质上讲,公司之间是需要竞争的。而在大多数时候,这种竞争也是受到欢迎的。可是在这些公司的本能竞争中,有时候会以不受欢迎的方式进行。这种竞争最典型的例证有两种,第一就是尽可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更少纳税,第二则是游说政府或其他机构以获得战胜对手的竞争优势。在某种程度上说,几乎所有公司都在这样做,只是力度有所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在执行这些“黑暗艺术”,并将它们推向主流的过程中,超级明星公司更擅长做这些事情,且会比其他公司做得更好。 这不禁令人产生三大担忧:第一,这些公司在“黑暗艺术”竞争过程中会变得更加庞大,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占据更大优势,就像它们经营自己的生意那样。第二,超级明星公司可能将这些“黑暗艺术”与其他技能相结合,从而形成无以伦比的优势,帮助它们成长为垄断力量。第三,随着企业发展日益成熟,超级明星公司可能越来越依赖“黑暗艺术”。 为了减少纳税,跨国公司经常使用“外国直接投资”(FDI)的伎俩。它们会创建控股公司,并确保它们的公司资产处于低税率范围。此后,这些控股公司又会将子公司资产控制在低税率水平,从而建立起级联式所有和控制模式。自从2000年以来,通过这类“避税天堂”流向最终目的地的资金急剧增加,目前已经占“外国直接投资”的30%。
![]()
![]()
2012年,英属维京群岛成为世界上第五大“外国直接投资”接收地,资金流入高达720亿美元。而经济总量超过维京群岛3000倍的英国,资金流入仅为460亿美元。荷兰与卢森堡也在吸引大量资金流入,还有更多类似地域。 究其本质而言,超级明星公司在缴税和接受监管方面做得更好。这有2大原因,第一是因为它们的规模普遍比较大,第二则是它们可以雇得起最好的管理人员和专业顾问。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统计显示,世界上100个最大的跨国公司中,每家公司平均拥有20家控股公司,这些公司之间拥有复杂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交叉现象。超过40%的外国子公司拥有多重国家身份,因为它们被不同的国家所拥有。新的高科技跨国公司的所有权架构往往特别复杂,远超拥有百年历史的非高科技公司。
![]()
左 在全球100家顶级跨国公司中,外国资产占其总资产百分比。右: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以及其他加勒比地区投资资金流入情况。 这类公司在利用税法差异方面,已经发现两种非常成功的方法。第一是转让定价 (Transfer Pricing),即关联企业之间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比如品牌、知识产权或企业服务)时制定更低的价格。在跨国经济活动中,利用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已成为常见的避税方式。与拥有物理资产的公司相比,越依赖知识产权赚钱的公司,它们转移收益越容易。 欧盟委员会近来宣称,苹果公司已经与爱尔兰达成协议,允许其将美国之外的营收和利润通过特殊企业实体转移,10年间为其节省了130亿欧元税款。在2007年到2009年间,谷歌也通过爱尔兰和荷兰向百慕大群岛转移利润的方式,将其在美国之外利润的有效税率降至2.4%的较低水平。 第二种方法名为“税负反转”(inversion),即通过购买外国公司,将公司总部转移到企业税率较低的国家。以美国领先的制药巨头辉瑞为例,该公司曾斥资1600亿美元收购Allergan,希望通过将总部迁到爱尔兰的方式实现“税负反转”,以节省高额税款。但是最终迫于政治压力,该公司总部重新搬回了美国。 在华盛顿有朋友很重要 超级明星公司也正在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用于游说。在美国,游说行业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公司以及企业协会如今已经成为美国最大游说者,占游说行业总开支的70%以上。与小公司相比,大公司希望通过游说让它们的声音更先被听到。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