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特别报告:揭秘互联网帝国的饿狼本性

发布时间:2016-09-27 11:23:38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网易科技 
导读:副标题#e# 本文为网易科技旗下精读栏目作品,精读关注全球前沿科技报告。 颠覆或许是会议室中常常提及的词,但如今商界最显著的现象不是对既有秩序的推翻,而是,一群企业超级巨星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了牢固的核心地位。其中一些是经过彻底革新的传统企业,如

  发展放缓也有利于大企业。美国联邦储备局的两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格鲁伯(Joseph Grube)和史蒂文?卡明(Steven Kamin)发现一个趋势,即大公司的储备往往多于支出。以苹果为例,它的现金储备相当于当前公司市值的四分之一。巨额现金让领军公司能够通过收购初创公司和招揽最杰出人才来巩固自身的地位。

  这些企业巨星似乎大包大揽了所有优势。但也有人提出两个理由说明它们的成功未必能长久。一是,目前这些企业大大受益于创新,但加速创新的背后力量也可能加速毁灭。二是,目前的整体趋势是发展更灵活的经济,这些企业却反其道而行之。接下来我们将从这些层面展开探讨。

  新的血族

  超级明星公司往往更具市场适应性

  2009年,著名商业杂志Fast Company发表了长篇文章《诺基亚在撼动整个世界》(Nokia rocks the world)。当时这家世界上最大的芬兰手机制造商占据了全球40%的市场份额,其用户遍布全球的150多个国家,总量超过11亿。文章指出,诺基亚大有将业务拓展至数字化交易、音乐以及娱乐领域之意。当时的诺基亚副总裁告诉Fast Company,“我们很快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娱乐媒体网络。”然而,诺基亚未能如愿,苹果公司当年已经开始蚕食诺基亚的市场份额,而随着时间推移,诺基亚的数字梦想终成泡影。它将曾经声名显赫的移动电话业务出售给了微软,自己开始专注于电信设备业务。

  

undefined

 

  诸如此类明星企业归零的现象不止诺基亚一家。诸如盛极一时的加拿大手机制造商黑莓、英国DVD租赁公司Blockbuster、美国连锁书店Borders以及巴林银行(Barings),这些以字母“B”开头的大公司都成为了时代的谢幕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指出,标普500指数中的公司平均存续时间从1958年的61年降低到2011年的18年。同时麦肯锡指出,当前标普500指数中75%的公司将在2027年前消失。投资顾问拉姆·查兰(Ram Charan)认为,力量的平衡已从防守转至进攻。

  

undefined

 

  美国公司存续周期

  对于传统老牌公司来说,其往往会随着发展而逐渐臃肿,也易于自满。在技术创新的时代,这却是致命的。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公司能够开拓一个未知市场,让整个市场倒挂。新兴的挑战者也可以更加快速地实现规模化。根据贝恩公司的统计,一个成功的新公司达到财富500标准所需要的时间要比二十年前快两倍。

  此外,他们还会以完全与众不同的方式开拓新市场。譬如Airbnb可以不通过收购单个酒店就能够与传统的连锁酒店进行竞争。有些人说,将要被颠覆的则是金融服务行业和汽车行业。巴克莱银行前首席执行官安东尼·詹金斯(Anthony Jenkins)担心银行业将要经历一个“Uber时代”。而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则期待着瓦解整个汽车行业。虽然这种合并的报道可以说是暂时的,但两个事实却推翻了这一点。其一,大部分市场都开始高度集中,诸如诺基亚以及摩托罗拉已经被更大的公司所取代,而不是被更多的小公司代替;风投公司倾向于继续盘整现有资源,专注于特斯拉等屈指可数的大公司投资。现在,硅谷风投机构的大本营——沙山路(Sand Hill Road)的话题往往以“十角兽”和“超标度”为主要内容。

  其二,现在的科技巨头更有机会扩张。他们已经针对竞争对手建立一个强大的防御阵列。最明显的是,他们的产品线相得益彰,互为补充,苹果公司的用户往往倾向于购买苹果公司的所有产品,因为这些产品之间相互关联。同时,科技巨头们也在不断收购小公司。2012年,社交网络Facebook以10亿美元高价收购了Instagram,后者拥有3300万用户。从另一方面说,Facebook也是以30美元的单价购买了Instagram的所有用户。2014年,Facebook以220亿美元收购WhatsApp,也就是说后者的4.5亿用户每个价值49美元。今年,微软花费262亿美元收购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平均每个用户价值60.5美元。与此同时,一些成立十年左右的科技公司已经上市,诸如专注于智能家居的Nest,而地图服务公司Waze也被科技巨头所吞并。

  对于科技巨头们来说,收购小公司也是其扩张策略的一部分,投资于他们的专有技术。高科技公司之所以能够达到市场顶峰是因为他们比竞争对手做的更好。譬如亚马逊,能够为用户提供上百外种图书,而一个线下书店所能提供的书目仅仅有几千种。他们的成功能够为其提供巨大的现金流,使得其有能力对自己的发展理念进行投资,同时收购市场上其他的先进理念。谷歌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也是购买了该公司所拥有的专利组合。这些科技巨头不断将自己的业务进行拓展,亚马逊从网上售书和零售拓展至互联网服务器,而谷歌则将业务拓展至与信息相关的所有领域。

  不对称之美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德里克·肯尼迪(Derek Kennedy)指出,从长远来看,高科技公司的防御战略之一就是其“信息不对称”与“执行不对称”的结合能力。这些公司掌控着无可比拟的海量存储信息,同时有无可比拟的能力能够使用这些信息重塑其现有业务或是创造新的业务。他们不仅知道用户需要什么,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这些公司还能够将这种不对称转移到新的业务领域。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