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这一年 内容开始赚钱了 但它是一门持续的生意吗?
从供给端来看,优质的头部内容是稀缺的,并且由于内容产品的非标特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内容产出无论对内容生产者还是内容分发平台来说,都是无法保证的。这就决定了付费内容平台终究无法走“大众”的路线,成为淘宝一样的大流量平台。 但付费内容市场的“中心化”特质,却和内容的多元化并不矛盾。姬十三的助理吴云飞认为,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知识的定义不仅仅只有象牙塔尖的东西,每个人都是多面多元的,他们所认为的知识不尽相同,但能让正确的东西到达正确的人,这个知识就是有价值的。 就如同分答上有人关注王思聪、papi 酱的八卦,也有人关心经济数据、房价走势一样,付费内容的门槛筛掉的只是不愿意为内容付费的人群,更多地是培养了用户的付费习惯。对于正在探索商业模式的内容付费市场来说,为想得到“干货”的人提供“干货”,让喜欢娱乐八卦的人也得到满足,确实是能最大程度取得收益的方式。
![]()
(图片来自:i黑马) 说到底,知识从来就不是阳春白雪,而当知识开始变为一门生意,除了探讨应不应该之外,我们更应该关注怎样用最佳的方式实现知识变现。如今,无论是内容产品,还是其他产品,“过早收费就会伤害用户体验”的时代早已经过去,只有“简单粗暴”的圈钱才是令人反感的。真正高明的付费内容,会从产品的诞生初期就构想盈利模式,在培养用户和市场的同时,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为优质内容买单。 对于处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的用户来说,2016 年已经经历了内容付费产品的一波“集中式的洗礼”。伴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和玩法花样的翻新,用户的口味也在渐渐“变刁”,在对知识经济审美疲劳之前,为内容付费的阈值已经变高。因此目前探索出的内容付费商业模式能否一直走下去,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科学松鼠会曾经说过,要让科学变得性感。虽然知识变现还处在一个比较原始、初级的试错阶段,但起码已经开启了知识共享、用户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的时代。为了让知识变得更加性感,内容付费先迈出了一小步。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