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创业热点 > 点评 > 正文

这可能是关于网红最严肃的讨论:大家为什么捧TA红?

发布时间:2016-04-07 16:11:45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钛媒体
导读:当精英化名人路线遥不可及时,小众化社交平台无疑给了普通人最大的动机,愿意参与到网红制造的浪潮中。

当然,这里有一个逻辑不能颠倒: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冲着网红才活跃在这些平台上。而是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不同层次的需求才分流在不同的平台上。但在这些平台上,他们发现自己拥有这些平等权利,从而激发他们的信息生产,他们也在这些平台上不断自我塑造。

从2014年垂直社交产品的兴起,到2015年网红进入爆发期,这不是偶然。社交媒体环境的迅速变化,社交媒体产品的迭代加速,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我们意想不到的现象,而网红现象是最直接的体现,而网红们也成了这个特定阶段最大的受益者。不早也不晚。

网红蹿红的法宝是什么?

“网红”要红必然离不开三个法宝:第一,TA生产的传播内容;第二,TA的用户是谁,或者谁喜欢TA并“捧”TA红(目标对象);第三,TA抓住了哪些渠道分发内容,TA的内容通过怎样的传播路径而达到量级传播(工具路径)。

1、传播内容:多属于治愈系网络文化产品

整体上看网红的作品会发现,他们的内容有以下几种风格:

逗比风(疯);不羁风(疯);奇葩风(疯);搞笑风(疯);火辣风(疯);无厘头风(疯);美上天;丑到家……

内容类型也多是轻松类、搞笑类、娱乐类、社会热点类。为什么这样的网红作品能比较快的“脱颖而出”?

今天,我们已经到了一个物质极大丰富,信息极大饱和,节奏急剧加快,技术更新迅速,今天的技术或产品到明天就可能会过时,焦虑感爆棚,知识迭代超级迅速……生活在网络上的我们,需要有一些情绪出口。能够让大众在某个时间段共同爆发的“释放式”或“治愈系”文化产品,便极有可能成为热点现象,并备受人们讨论和关注。

微信生态中的热点更替很频繁,两三天造出一个热点。在一波波热点出现后,你真的会发现,每一个热点都有全民娱乐的潜质,并且也有极强的“治愈”效果。当大众集中消费一个共同的热点时,他们会达到一种集体兴奋的状态,直到等着下一个热点到来。这种热点波浪现象已经成为当前社交媒体环境中的一大现象和亮点。

并且,如今在社交媒体上,信息阅读已经明显分层。这些分层并不一定是社会地位,而是信息需求口味已经分层。

在微信上,那些搞笑、段子、情感、轻松娱乐的内容拥有非常多的粉丝,而这个层次的用户数量也非常大,他们不喜欢严肃话题,对互联网上传播的内容也不会深思。他们只是通过这些内容得到了精神的释放,有了快乐或者有了共鸣,也很容易引起分享欲和传播。

当这些内容越来越火爆时,就会形成滚雪球效应,直到“全民狂欢”达到共同的精神释放。信息链条在其中很快打开,并迅速向周围网状式扩展。所以,轻松娱乐型信息或内容会更容易走红,传播量通常也会暴增。此处引申出另一个结论:不能靠阅读量或传播的火热量来判断内容的价值。

2、目标对象:社交网络上的年轻人

看看2015年的大批网红,他们中的多数是90后,他们活跃在各种垂直类社交媒体平台或者二次元社交产品平台上,他们的通用语言可能我们已经无法看懂。当这些网红们用一种“傲娇”、“无厘头”、“萌呆”、“我就是我”的表达方式来展现自己时,他们便获得了这些年轻人的追捧,并且年轻人也最能解读他们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想法,最能理解和接受他们的奇异独特的方式,也最能get到年轻人的兴奋点。

这些网红作品在最初阶段能累积大批90后用户群体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曝光和传播力度,随着曝光和传播的进一步加大,再扩展到其他人群,引起更大范围的网络传播。

并且,现在很多创业型垂直社交产品越来越想定位在90年轻人或者更年轻的人群(00后)身上,很多产品本身来说就是一个二次元社交圈子。这些垂直社交产品就像一个个蜂巢,有一定的运行规则,每个蜂巢里都聚集着类似兴趣、爱好、需求的年轻人圈子。蜂巢鼓励年轻人不停地把信息、作品、观点想法等输入进来,又会把内部优秀的作品或信息分享出去。信息输入和输出的流动性越高,就意味着这个社交媒体平台的分享频率和分享欲望越高,那这个平台圈子对年轻人的粘性就越大。

目前的中国互联网,20-29岁(90后)的年轻人占的比例最多,00后网民也正迎头而上。要讨好这群拥有独特想法的、挑剔的年轻人会越发不容易——网红门槛将会越来越高。

3、传播路径:从好内容分发到更大范围传播

如上面所说,网红在某一个垂直社交平台上生产了好内容,也在这个平台所属的圈子里圈住了一定量的粉丝,但这只能说明,TA走出了第一步,只在这个平台的芸芸众生中脱颖出来,但这不足以让这个网红红遍大江南北。所以,这个时候传播渠道、路径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今天的社交媒体时代,内容仍然越来越重要,但是内容要形成影响力的话,渠道分发能力就更加重要,渠道分发能力越强,引起整个网络大范围传播的几率就越高。

以前,一条新闻内容可能经过几大门户的报道和互相转载,就能够在整个网民中掀起波浪。就像曾经电视媒体能够做到的那样。但是,别忘了,今天的用户已经越来越细分化,越来越分散并活跃在不同的垂直社交平台圈子里,并且这在年轻人群体中体现的会更加明显。

再加上,不同的媒介如今都在修建自己的地盘,都希望将流量圈住,形成自家平台圈子的完整生态链条。所以除去平台和平台之间的定位、功能的差别之外,平台为了自身发展来说,也并不会有太多意愿互通信息。

所以,一条好内容单单在一个媒介平台上只能影响到这个平台圈子里的人,除非你的内容能够很大程度引发这个圈子里的人向外传播,传播到大众社交媒体上(微博或微信),才有可能引发更广泛的传播。当然,这里说的是“可能”,但这个可能性单单依靠一个平台的话,就会显得小很多。如果一条内容,能够同时分发到不同的垂直社交平台,通过这种方式引起更大范围、不同特点用户的关注,那么联动式的传播就更可能会形成。当然,这里的逻辑是可能性或几率更高,而不是说,只要你在所有渠道分发了,就一定能火。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