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创业热点 > 点评 > 正文

这可能是关于网红最严肃的讨论:大家为什么捧TA红?

发布时间:2016-04-07 16:11:45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钛媒体
导读:当精英化名人路线遥不可及时,小众化社交平台无疑给了普通人最大的动机,愿意参与到网红制造的浪潮中。

纵观2015年出现的网红以及2016年瞬间爆红的Papi酱,分析他们最初阶段的内容分发就可以看出,大多数网红兴起于贴吧(主要是百度贴吧)、短视频社区(美拍、秒拍)、长视频网站、兴趣社交平台(唱吧)、弹幕社区(A站、B站)等,这些地方都是年轻人最活跃的地方,并且他们在微博、微信上都有阵地。Papi酱在传播渠道的利用方面就非常好,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有的网红看似一夜爆红,但许多网红其实在红之前也经历了一定时间的酝酿期。就像上面说到的,一开始在某些社交平台上积累粉丝,小范围传播,小量曝光。然后他们经过不断地内容生产,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粉丝,扩大第一批种子粉丝。当在各平台的种子粉丝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更大面积范围的分裂式、网状传播才会形成。

即便是红的发紫的Papi酱也并不是一下子就红了。她起初在微博上上传的视频风格并不十分突出和明显,运作较长时间后,也并没有引起比较大的关注。之后,Papi开始转战美拍、秒拍、小咖秀、A站B站等社区,生产的视频内容也不断更新进化,之后利用秒拍将声音进行变声处理,内容话题和风格进一步明朗化,这时才开始在这些垂直社交平台上迅速积累大量粉丝。而后,又在微博上迅速形成传播效应,在微信上引起大波澜,一发不可收拾。所以,的确有这样一个由“好内容”多分发——吸引更多关注——引发传播点——再到更大范围传播的过程。

在这个路径中,像微博、微信这样的大众社交媒体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但是,在这些信息海量的平台上要红起来的成本太高了,一个是时间成本,另一个是对传播点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已经看惯了各种热点事件,已经适应了各种刺激,当你想引起微博微信上的最终爆发式传播,就必须要在内容上更加努力、更加具有新意、更加具有传播效应的点。

因此,未来随着面向年轻人的垂直社交平台的进一步成熟化,可能网红链条和网红经济也会更加成熟。他们的传播工具或渠道一定是全覆盖的,这样才会有更多可能性存在。而在传播路径上看,先在某些垂直社交平台上打内围赛,然后不断积累能量和声望,最后在微博或微信这样的大社交媒体平台可能才会引起全网传播。

当然,未来对于是不是全民都知道的“网红”可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些平台上非常突出,并且后续有很多延伸产品来发展事业。

大家为什么会捧TA红?

这部分我们讨论网红的助推器是是很么,也即那些能促就网红火起来的背后心理因素:

1、 草根网红助推器:认可和情景带入感

我们前些年在热炒“草根经济”、“草根网红”,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普通人士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出自己的声音,引起社会的关注。于是,普通人抓住互联网渠道表达自己的欲望是十分强烈的。直到微博为代表的互动性极强、开放性较大的“社交媒体”出现,普通人在网络中表达观点的欲望被进一步刺激,可以说,网络真的成了人们的表达渠道和展示平台。

比如,某个学校的校花长的好看就可以成为网红。比如,某个人特别奇葩特别丑,也可以成为网红。比如,某个学霸也可以成为网红。比如,某个人的经历特别惨,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某方面的成就,也可能成为网红。这些“草根”一个共同点是:他们出自我们身边,就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就是让我们感觉能触摸到的普通人。并且,他们身上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点就够了,凭借这一个点就可以迅速走红。

而对于大多数网民来说,他们对于身边的某些“草根网红”更多具有一种“认可”心理。他们认为,“这些人不是大明星”,“他们就在我身边”。这种“就在我身边”的阶层认同感会拉近“草根”和更多普通人的距离,形成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并且这种心理会促进更多“草根”或“普通大众”对“草根网红”的维护,促进普通大众在互联网上对“草根网红”的传播。这个过程有极强的“代入感”。

所谓的“代入感”意思是,普通大众在传播网红的活动中,产生了一种自己代替了“网红”或自己和“网红”距离感很近,从而有一种身在其中的感觉。这种感觉一般在小说或游戏中读者或观众才会有的。

2、新生代网红的助推器:自我身份认同+信息分享欲 +自传播精神

有人说,今天的新生代网红已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草根”,想要当网红甚至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背景。这句话有一定道理。

如今的网红脱胎于年轻人,他们显得更加专业化。他们在年轻人活跃的群体中获得追捧,他们属于他们,懂得他们的网络语言,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表达年轻人所想;越特立独行,越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越能凸显个性越好。可以说,今天的“网红”可以体现现在年轻人的气质、特点和风格。于是,淘宝在近日集结了几十位新生代“网红”拍摄的产品宣传片中,那些我们都不认识的网红,那些我们都不熟悉的标语和语言符号,却是能够在年轻人当中引起共鸣的。

之前做过不少关于90后的调查研究(看钛媒体专题《九零后观察》),并且一直在持续。我们发现这些年轻人的确追求个性、与众不同,自我认同非常高,他们伴随互联网成长,接触的信息和知识更广更多,有独特想法。如果说今天的年轻人都有一个“网红”心可能也不为过。

以往我们对“草根网红”的认同感,是对他人的认可。而今天年轻人对新生代网红的认同则是“对自我身份的确定和认同”。

此外,如今典型垂直社交平台的产品规则设计,都极大的彰显了年轻人的“参与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比如唱吧的社交激励模式、美拍的表情文、“文字+声音+图片”的内容模式;美拍增加了网页版,方便了用户在PC端的操作;还有秒拍的视频实时变声功能;大多数视频平台的弹幕功能......等等。

让年轻人感到“我也可以”的产品和功能设计,非常成功。随着垂直社交平台的不断兴起和成熟化发展,它们更具备制造网红的能力,也能够建立网红生产的规则和路子。

如何成为网红?

最后附上10条“网红养成计”:

如果你想当网红,首先你需要有“豁出去”的精神。

其次,你要具备一定才能,最重要的是能够生产“好内容”,明白你到底“卖什么”。

抓住各种垂直社交产品渠道,选择几个扎根下去。积极上传个人作品,积极与各种人互动,让他们成为你的粉丝,鼓励他们传播你的作品

盯住年轻人的口味,并且也要深谙互联网“大多数人”的口味,毕竟娱乐、猎奇、轻松搞笑、无厘头等内容风格才是他们最爱。

想好你红了之后,该怎么办?

管他呢,先红了再说。

红的过程有的比较短,有的的确需要一定时间的潜伏期。所以,如果你以网红为目的,那么一定熬得住潜伏期的寂寞,并坚持创造新内容好内容。

再告诉你,网红链条可能会慢慢成熟,可能也会朝专业化方向发展,所以看别人当网红容易,其实可能会越来越难,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人人都有可能,但有时真不可能。三四而后行。

如果你想做某垂直领域的社交产品,并希望做网红经济,那么在功能设计上尽可能激发用户的分享欲和传播精神,并且保护他们的分享欲,把他们的分享欲变成你的附加产品。

该“网红养成计”本着客观观察提出理论化的方法和建议,理论上可能可行,但市场千变万化、人心复杂,影响因素又太多,所以如果你没有红也不要来找我~~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