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互联网家装的平台模式真要死了吗?
比如介绍了3家装修公司,那么这些公司的实力到底如何?口碑怎么样?干活水平如何?真实的情况平台都不一定摸透,更何况是用户。如选材料,那么多品类,每个品类里又有那么多品牌,涉及到不同的风格、颜色,大部分用户是没概念的,虽然平台有挑选和推荐,但如何保证你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不是因为利润、关系等原因优先推荐的,且就是最适合这个用户的呢? 平台的监控没有那么有效平台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解决装修公司和业主天然的矛盾,施工周期那么长,装修公司又是发包给工长,漏项增项那么多,材料到底是不是真的,施工节点验收有没有到位……这些平台基本是难以管控的。 而且线上平台的装修保障是签订了三方合同,对线下工人和家装公司的管理、控制能力不敢恭维,遇到装修公司老板跑路,制约能力太弱。一般是出了问题实在无法调和时,用户才找平台处理。 齐家网CEO邓华金也说:“齐家过去是做撮合生意的,把网站上的流量变成按口碑排名的装修公司,这个工作应该是BAT做的,我们也觉得自己推荐的装修公司是不可靠的。他们提供的施工是我们完全无法掌控的,哪怕有监理的监督。” 装修平台模式如何“进化”大家都知道平台模式有很多问题,那么如何让其效率更高,用户体验更好呢,这里做一些探讨,有的企业正在做,有的是穆峰基于对行业的观察和从业者经验的总结。 统一标准,让用户更准确、快速选择装修公司信息平台将用户装修信息交易给不同装修公司后,你会发现装修公司的报价用户没有可比性,如材料品牌、尺寸等大同小异,用户也不懂看得头晕目眩。 那么如果把工程管理的经验应用进来,做一个类似的平台:平台签约设计师,他们给业主量房、做设计图,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做预算,包括材料及水电施工,然后平台根据设计图和装修要求匹配三家装修公司,他们基于这个统一标准进行报价,用户根据价格、资质、口碑值再综合判断选一家。 不过这里有一些问题,如现在行业内的设计师难以达到这么高要求,得懂材料和价格,还得在设计图上体现更多的施工细节;还要收取一定的设计费,在设计免费的大环境下,这个费用难收取;另外当装修公司在上面只是比价的时候,会形成恶性竞争……不过始终在为用户做一项工作就是透明,以及可能的最低价,这个方向可以考虑。 提高信息匹配度,提升B端转化率现在装修用户也够精的,知道你免费量房免费出设计图,然后找你把这些事儿都办了拿着图纸找游击队施工。 这就造成了有效信息无转化,导致装修公司的合同成本很高,撮合平台也委屈我给你的可是真实有效用户呀。还会形成一个口碑传播效应是,你那么干挺好我也这么干,久而久之就成了低端用户“套”设计师图的一个渠道。 这肯定要不得,装修公司经不起这么搞,所以一定要提高装修用户的信息匹配和转化,要把基于信息撮合的方式做得更深更透,比如将装修用户通过各种大数据分析他的需求然后对接更合适的装修公司,这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 尽可能介入到施工流程里,让过程可控比如全部合同款走平台,按装修节点验收没问题后付款给装修公司,这里给监理承担了更具体的监管责任,相对线下也会很重;还有比如业主的所有装修款全部到平台,通过经济杠杆,按装修节点将款项按比例分配城市合伙人(小家装公司或设计工作室负责人)、设计师、工长和监理,只要钱掌握在平台手里,不怕你不好好干。当然理论上是这样,实际还要看如何落地。 还有土巴兔“家装生态3.0”推出的“云工长”模式让用户直面工长,进一步实现信息透明化,减少各类中间环节,降低装修成本,提高装修效率。同时更好地管控线下施工流程,保障服务质量。 怎么做?“云工长”会严格筛选统一管理工长,只有通过培训并考核的工长才可以接单,并为业主服务。土巴兔建立了一套管理体系,从服务态度、装修技艺、工程质量、管理能力、用户口碑等方面对工长进行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属性划分和评级,以此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用户可以根据这些评级择优选择。 还有资金托管体系,通过土巴兔“装修保”业务,保障业主的资金安全。现在业主把装修款项托管在“装修保”中,可免费享受土巴兔质检员分节点验收,用户满意之后再付款。 总之,“云工长”对于用户的一大吸引力就是提供了与工长直接对话的平台,并且通过各种资质、经验、口碑等的管理体系,迅速挑选到满意的工长。这就从根本上介入到了施工流程里,相比之前的撮合式更容易管控过程,当然原来的撮合业务也会压缩与装饰公司的合作,如何平衡收益是要考虑的。 定位深度服务,“帮用户装修”2007年我写过一篇《因为“帮买”,所以“好卖”》的文章,开篇就说服务说到底是减少用户的消费成本,降低用户的消费门槛。 先看一个案例:北京有个蔬菜集贸市场,开始只有一个当地人卖鲜鱼,他常常拿个大喇叭吆喝,生意尚可。后来又来了个南方人也卖鲜鱼,他只是默默地挂出木牌告示:买鱼,帮您剖净洗清,另送做鱼的葱、姜、蒜。结果南方人的鱼摊前每天挤满了人,而那位当地人后来尽管模仿着喊出“帮洗另送佐料”,但还是冷冷清清。这中间是“谁先满足用户的服务要求”起了重要作用,他们俩人的区别还在于对待用户的方式不同:前者是卖鱼,后者是帮用户买鱼。 那为什么“帮买”就“好卖”呢?
好的“帮买”服务就像“蜘蛛网”,使每个来消费的用户一进入即被“锁定”,并随着对贴身呵护的服务越来越满意,而逐渐陷入“网住”的状态。 装修更是如此,服务的深度决定了用户体验的好坏,站在用户的痛点和需求出发是企业的最佳发展方向,要减少用户的装修成本,降低装修门槛。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