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创业热点 > 点评 > 正文

这不止是一辆自行车,它是商业的回归,中国的回归

发布时间:2016-09-27 14:09:34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创业邦
导读:副标题#e# 这些天,邦哥的朋友圈被共享自行车刷了屏,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B轮融资数千万美金,紧接着媒体报道铺天盖地。邦哥一阵迟疑:共享自行车问题多多,且都是疑难杂症,真的可行吗? 不管怎样两家公司投资人反正一定都很很开心,先看看摩拜和ofo的背后

首先,最简单的,广告收入。邦哥这里有一个例子:2016年,总部坐落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耐克公司,赞助这座城市推出一项价值1000万美元的、规模为1000辆的自行车共享项目——Biketown。Biketown项目的自行车将采用耐克特有的橙色,车子的前面将装上形似耐克鞋盒的篮子,另外还会打上了耐克的logo。

比广告更有意思的,是社群。共享经济除了资源最大化利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格温度消费。资源共享要和社区相结合,这个App才在真正有意义——试问一个只能解锁、测里程的App有什么意思呢?通过一个App,与他人产生联结,让用户生化出新的情感需要和消费需求。而社区的玩法就多了,可以发挥产品创造者无限的想象空间,社区越复杂,盈利方式越多,赚钱就越容易。与这些相比,租金只是最初级的收费形式。随着用户骑行习惯的养成,差异化收费也会变得水到渠成。所以邦哥以为,在共享自行车发展在如此初级阶段的现在,讨论如何盈利不如讨论如何优化产品,培养用户。

困难三:滴滴等会不会介入,让拼杀更血腥?

这不止是一辆自行车,它是商业的回归,中国的回归8月22日,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在自己的微博发布的一张合影,摄于北大门前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