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建站资源 > 经验 > 正文

触宝:8年坐拥7亿用户,一家创业公司的得失与纠结

发布时间:2016-05-06 09:20:59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i黑马
导读:从最初的用户收费到后来的厂商专利授权收费,触宝在全球的海外用户超过3亿,得到了与高通等大公司合作的机会,然而在强势的厂商面前,触宝无法兼顾海量的用户,也渐渐失去

这张传票来得并不突然,此前很长一段时间,Nuance都宣称要起诉他们,先是主动谈收购,但两次遭到拒绝。Nuance便以专利侵权的名义将触宝告到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这也就是后来广为传播的触宝“337”调查案。

这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案子。触宝当年的员工不过百人,面对的是美国一家市值百亿美金的上市公司。Nuance专门请了一个律师团,告了触宝5个专利侵权。

这是一场消耗战,应诉不仅需要花费高昂的诉讼费,中途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客户大量流失。此事还惊动了国家商务部,专门给了触宝一些补助。

而触宝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一旦败诉或者不应诉,将带来灭顶之灾。所有安装触宝的产品都将被禁止进入美国,甚至连转运停靠都将被扣押。而只要有一批货被扣下来,起到的将是连锁反应,“不仅仅是一个美国市场没了的问题”。

但打官司的费用却贵得出奇,五个专利起诉加起来,前后预计花费800万美元。“我们B轮的投资人,当时开会的时候,脸色一直不太好看。”

“狗屎运比较好”,王佳梁说,触宝在最危险的时候没有被打败,活了下来。Nuance与触宝最终达成和解,但前提是Nuance不再告触宝。

当年Nuance告触宝时,形成了连锁反应,触宝丢了很多合同,收入急剧下降。诸如中兴、华为和HTC都是之前的客户,HTC挑明跟王佳梁说,我们本来是要用的,但看到触宝官司缠身,马上就不签了,然后去跟Nuance续约了两年。三星同样在快要签合同时选择放弃,如果官司失败将意味着搭载触宝输入法的三星产品无法进入美国。

整个公司处于随时崩盘的边缘,钱不断往外花,收入在减少,融资更不现实。

其实在这场官司之前,触宝和手机厂商经常受到竞争对手的威胁和骚扰。而威胁的手段就是专利起诉,对方对外声称触宝侵犯了他们的专利。

这种潜在的威胁一度令王佳梁痛苦不安,“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一直让你觉得有一些东西悬在那,悬而未决的感觉。”王佳梁顿了几秒。

石头的落地更加坚定了触宝摆脱靠专利授权赢利的做法。

2012年,与Nuance打官司前后,王佳梁决定放弃授权做法,转变商业模式,调整战略重心。“这纯粹就是收保护费,这个市场不可能是未来,”王佳梁说。

触宝开始对中小企业打免费牌,而大企业在原有合同到期之后,也切换到免费模式;其次是把重心放在海外,尤其是美国。

“放弃掉那几千万的收入尽管非常可惜,但是回过头来看,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生意。”触宝的收入并未因此出现太大波动,收入从输入法的流量中产生,譬如皮肤定制等产生的收入、输入内容的个性化推送,与厂商分成。目前光靠这一块儿的收入,触宝每天进账好几万美元。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做法也让触宝重新掌握了与厂商之间的话语权。

“互联网时代,这个商业模式(收保护费模式)本身还有硬伤”,王佳梁对创业家&i黑马说。而一直坚持专利授权的Nuance如今活得也愈发艰难,甚至主要的大客户苹果,也已经开始自己开发语音输入法。

回国遇上微信

触宝的产品结构非常简单,一款手机输入法和一款网络电话。前者主打海外市场,后者主打国内市场。

网络电话被认为将取代传统电话,就像当年微信取代短信一般。“我们相信,通信一定会从运营商的网络迁移到互联网上。”

结合这种判断,王佳梁最终把目标定在了有一定基础的电话场景上。当时触宝找了个很小的切入点——骚扰电话。

采访途中,王佳梁的手机响起,他拿起来展示,这是一个房产中介的电话,被王佳梁手机里的触宝电话成功拦截。

触宝电话的前身是一款号码助手,源于厂商的需求,厂商希望触宝提供拼音反查功能,打一个字母能够预知全拼——这已经是现在手机必备的功能。

后来逐渐加入防骚扰与号码识别,触宝是最早做这类产品的公司,目前华为和三星的手机使用的是触宝的号码识别库。

2014年底,触宝正式推出免费的网络电话。王佳梁不打算犯四年前的错误,选择以国内市场为主,直接面向C端用户。

这是一个很多人眼馋的市场,网易和中国移动开发过易信,新浪微博投资了有信,360推出免费电话。2015年微信涉足其中,单独成立团队开发了微信电话本。巨头的进入曾让他们紧张了一阵,消息出来当天张瞰在台湾出差,与HTC洽谈合作。王佳梁打电话告诉他微信出了电话本,张瞰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下狼来了”。

最终,他们发现微信电话本没能真正形成威胁。“微信电话本离我们距离还挺大的,估计只有十分之一的量,那我们也就不慌了。”

触宝在预装上占了很大的便宜。触宝输入法和触宝电话的用户数量有一半来自预装。目前包括华为、中兴、锤子等手机都开始预装触宝电话。

相比于挣钱的输入法,这是一款烧钱的产品,但其烧钱速度比其他O2O项目慢了不少,大部分投入在对话费的补贴上。

王佳梁看到了可期的未来,钱不会越烧越多,当到达一个临界点之后,大部分电话会通过流量的形式拨打出去,两端都走网络,不需要再去补贴话费。而相应的,流量广告却能持续增长,每次通过触宝打完电话,手机会有相应的弹窗广告。

“广告收入在指数级地增加,支出会有降低,一旦到了平衡点,要赚钱就会非常容易。”王佳梁没有透露具体的营收,只是表示,单日的收入峰值已经突破100万人民币。

时隔4年,失去输入法市场的触宝得以凭触宝电话重新回归国内。

不合时宜的O2O

去年双十一,王佳梁和张瞰在上海的办公楼下裸奔了一圈。

根据此前他们对员工的承诺,双十一的日订单超过10万单就裸奔,以此激励员工斗志。结果比原定目标多了100多单。

触宝 创业经验 创业模式 搜狗输入法 微信

触宝位于上海的办公室

2015年8月,低调多年的触宝开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场发布会——发布O2O开放平台战略。

这是由触宝电话衍生出的战略野心,O2O开放平台将搭载于触宝电话上。这款当时刚上线一年的产品,吸引了5000万的下载量。

王佳梁向到场的媒体描述了一幅宏大的愿景:用户直达商家服务,不再需要下载多个APP,触宝直接将账户、支付、订单和通讯录打通,成为O2O服务的入口。

这个想法萌芽于去年O2O兴起之初,当时O2O尽管服务不错,但大多频次不高。王佳梁还发文断言,低频的O2O其实最终都很难存活下去,如果要存活的话,它会依附在一个高频的平台上。

而电话被看成是高频的平台。在触宝的应用场景里,用户与商户之间的沟通,大多以电话的形式实现,而这种沟通本身蕴含着对售后服务的需求。

在这种认识和判断之下,高频的电话与低频的O2O打通被看成水到渠成之事。

2015年双十一的五天前,触宝电话上线了几乎所有生活服务平台,类目尤为庞杂,包括外卖、家政、洗车、健康医疗、充值缴费等。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