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小米生态:该去山寨中国了
小米的米粉们似乎也是受使命驱动的:小米的一件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小米线下聚会时的海报,一些小米的忠实粉丝能得到和小米高管同台跳舞的机会。而小米的一个展示柜里放着一些米粉送来的自制礼物:雷军和雨果的玩具人偶、品牌运动鞋、用小米粒做的小米手机模型。 “小米”这个名词在中国是有些典故的:1946年,毛泽东在一次著名的演讲中表示,“小米加步枪”作战的共产党革命者将打败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反动派。雷军表示Mi代表着小米面对困难时的永不言败的精神。 “10年前的时候,我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将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方向。我本身也是个智能手机的发烧友,当我看到第一代iPhone和第一代安卓智能手机发布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自己做一款安卓的智能手机。”雷军这样说道。 名为“MIUI”的小米操作系统同原生态版的安卓系统有很大的区别:小米用户可以为小米系统的升级提供建议,并有可能在每周的更新中被采用。 雷军在小米五岁生日庆典上曾表示:“我们把小米的用户当成是我们的朋友,会仔细考虑他们的反馈…我们相信我们的用户,我们会倾听用户的声音,和用户成为好朋友。” 现年46岁的雷军出生在湖北仙桃市,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在学生时期,雷军阅读了由保罗·弗列柏格(Paul Freiberger)与米迦勒·史文(Michael Swaine) 所撰写的《硅谷之火》,被乔布斯的个人魅力所深深吸引,并立志要创立一家顶级公司。在1992年,雷军加入了金山公司,并最终升任至了该公司的董事长和CEO。 金山公司于2007年在香港上市后,雷军辞去了CEO的职位。随后,他创立了后来被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收购的卓越网。 在离开金山公司之后,雷军成为了中国知名的天使投资人,他的成功投资案例包括社交语音应用YY和移动端网页浏览器公司UC。随后,在2010年4月的时候,他创立了小米公司,并顺利招募到了其它7名联合创始人来加盟。 小米生态系统产品领军人刘德回忆道:“在我见到他之前,我从未听过雷军这个名字。” 当时还是一名37岁工业设计教授的刘德,因为妻子同小米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洪峰的妻子是大学室友的这层关系,被介绍加入了小米公司。 “在最初的时候,所有的联合创始人几乎都互不相识,他们有的来自Google,有的则来自摩托罗拉或是金山。当我第一次见到雷军的时候,他向我大谈了智能手机市场的未来潜力,并问我要不要和他一起干。我当时拒绝了他的要求,但在随后的一个月里,我经过仔细的思考,认为这真得是个巨大的机会。”刘德这样说道。 现年42的刘德如今正穿着一件黑色衬衫和一件黑色牛仔裤,坐在配有小米空气净化器、60寸小米电视、小米智能体重秤和Yeelight智能灯泡的房间里。刘德所带领的70人团队负责小米官网和小米之家的配件销售业务。 如今,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已经有22家小米之家了,它们销售的配件包括:可用手机遥控的小蚁智能摄像头、小米智能手环、小米移动电源、小米电视和米兔玩偶。 目前,小米自己开发出来的产品只有小米手机、小米平板、小米电视、小米机顶盒和小米路由器,所有其它产品都是由小米投资过的独立公司开发出来的,小米每次投资它们的金额在10万美元到50万美元之间,投资过的产品还包括智能血压测量仪和净水器。 “我们目前出售的产品超过600种,如要所有的产品都自己开发的话,小米公司至少需要20000名员工,但我们目前只有8000名员工。在过去的两年里,小米视察了600家初创公司的情况,并投资了其中的54家。我们帮助这些公司定位了它们的产品,并向它们免费提供了我们的销售渠道,为它们提供我们的供应链支持,给它们以小米的冠名权,还为它们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它们是我们的储备军,而我们这是它们的指挥官。” 让人意外的是,作出这些投资决定的是小米公司的20名工程师,而非专业的理财人员。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经过一次面谈就可以确定是否要投资对方了,这比大部分传统投资公司做决策的速度都要快得多,这是一种全新的高科技创新模式。我们倾向于投资软件开发和互联网领域的初创公司,很少会投硬件公司。许多知名的投资公司都会参考小米的判断,并常常跟我们的风,去投我们投过的公司。” 或许有人会问,小米为什么不直接收购这些公司,来自己做产品呢? 刘德向我们解释道:“小公司的开发速度比我们要快得多。小公司更加灵活性,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也快得多。相比之下,大公司的运营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可以拿AT&T公司举个例子,它在引领70年的市场后,被IBM替代了。而20年后,IBM的龙头宝座又被微软夺走了。而Google又在10年后取代了微软,在随后的4年时间里,Facebook又悄然崛起。” 传统公司就像树,需要经历漫长的生长期,才会有机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但它们倒下时,或许只需要一眨眼的功夫。但小米的成长模式更像是一片竹林,你有见过哪片竹林会在一夜之间全部枯死吗?这是不可能的,新竹笋的成长速度总是快过老竹子的枯萎速度,让竹林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 如今的小米通过投资这些科技初创公司,正源源不断地长出新的“竹笋”。它们就像造一片竹林那样,去建造自己的生态系统。 “我们不关心公司的估值,只在意我们是否有最好的产品和最棒的团队。这20名小米工程师将会加入小米的董事会,但不享有投票权。我们非常尊重公司创始人和他们的梦想。”刘德这样说道。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