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小米生态:该去山寨中国了
借助小米的渠道,这些被小米投资的初创公司能有机会将它们的产品卖给1.6亿的小米用户。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紫米科技——一家专注开发移动电源的初创公司——翻身一变,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电源制造商。而小米智能手环的开发公司华米科技,也在短短的6个月内,卖出了1000万条小米智能手环。 “物联网产品将成为比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更重要的存在。在未来,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测量仪、智能家居产品都将通过你的智能手机,被连接到一起。我们需要牢牢抓住这次发展的新浪潮。小米的这套生态系统就是我们押在未来上的筹码。在未来的十年里,人们将看到小米是如何一步步地改变中国市场的。”刘德这样说道。 在《连线》前往采访的三天前,小米宣布推出“九号平衡车”(Ninebot Mini),这是一款最高时速达到16公里每小时的自平衡滑板车,由小米旗下一家公司生产。纳恩博(Ninebot)公司首席执行官、创始人高禄峰解释称,小米的“参与程度大大超过普通投资者——他们会给我们反馈,帮助改善设计,把我们介绍给供应商,提供销售渠道……这使我们的销售量提升5倍。雷军对平衡车的外观提出了意见,他建议对方向杆的外形进行修改。” 2015年,小米的团队帮助才刚成立5年的纳恩博收购美国自平衡车鼻祖赛格威 (Segway)。高禄峰表示:“赛格威并没有保持早期的势头,但是在与纳恩博合并后,人们将看到更多新产品。这些产品都非常不错,而且价格也非常具有吸引力。我们正在开发一款单轮自平衡滑板车——我们也在研究机器人服务员。” 但他指出,在中国,一旦市场喜欢上你的产品,问题在于必须满足需求。“中国有句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如果我们能花时间去改善产品,一旦它最终在市场上爆发,我们就能满足需求,并且以更快的速度扩张——这跟Kickstarter模式不同,在那种模式里,跳票会使热潮消退。在与小米合作后,提前登记的数字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因此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确保客户准时收到他们的产品。” 巴拉解释说,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真正的价值在于“拥有大量用户”,即使这些用户一开始并没有为企业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收入。部分西方企业本来也可以通过这种办法获益(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例如,eBay向卖家收取费用,阿里巴巴免收交易费以期快速增加交易量,之后利用自己的规模来发展统治性而且利润丰厚的产品,如支付宝,而eBay的营收则不断下滑。 巴拉说:“对于现在我们销售的所有产品,我们担心的唯一一样东西是我们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我们的手机是我们平台的分发载体——我们不关心手机销售,更在意的是尽可能多地获得用户。之后我们可以打造游戏业务,打造电影、音乐和新闻方面的内容业务,成为虚拟运营商——现在我们拥有一个只是由10名员工操作的虚拟网络。我们可以打造金融业务——小米金融可以让你借款以及投资购买基金。这些用户都是来自于我们平台上的流量。人们认为我们是一家智能手机公司,我们实际上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巴拉指出,这正是为什么刘德的生态系统成为了商品化智能手机世界里一项重要的创新。“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看,我们的智能手机比市场上其他智能手机好并不足够,”他说。“我们需要销售更酷的产品,并且不断推出新产品,那样的话用户就会不断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的专卖店。这种智能设备生态系统是我们的用户截取及挽留策略的重要因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一旦用户购买了其中一款智能设备,例如智能灯或者净水器,他就会接着购买下一款。。” “如果你是合伙公司里的创业者,你的生命取决于所打造的产品,你对工作非常有热情。如果你是一家大公司的合伙人,产品好坏并不重要——因为你的股票期权还在那。不过如果你是创业者,而且你的产品失败了,你就完啦。因此你会非常希望打造一款优秀的产品。以我们的移动电源公司紫米为例,他们每个月生产和销售200万个小米品牌的移动电源。销量第二高的移动电源是假的小米。其他企业在抄袭我们的设计!我们的可穿戴业务华米,现在每个月销售150万条智能手环。这全归功于我们的互联网思维——通过优秀的产品吸引用户,保持他们的忠诚度,提高他们的互动程度并从中追求货币化。” 他表示,一些西方企业同样掌握了这种互联网思维(先造平台后赚钱):他提到了Uber还有谷歌的Android团队,他正是从这个团队跳槽来到小米公司的。“但是在中国有一些非常独特的方面。马云、马化腾、雷军等人都有广阔的思维——他们采纳一个主意,予以执行,在几周内将规模扩大,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按照现有的生产能力,中国将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领军者,这种领导地位不仅体现在执行还体现在创新。这个生态系统只需几年时间就够了。” “如果你想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消费产品中,有两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专注和规模。在小米,任何产品都只有一个机型,因此即使研发费用较高,我们的单位成本要远低于其他企业。并且,因为我们的规模非常大,随着时间过去我们的单位成本会越来越低。此外,我们了解自己的用户。小米社区非常重要,是这种平台策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花大量时间在社区里从事自愿活动,他们制作出一些最优秀的内容。世界上没有任何营销策略能够取代这个社区。” 小米论坛有5800万用户,每天活跃的“小米粉丝”达到100万。小米公司第九号员工李明领导一个20人的团队管理论坛,开展粉丝活动并收集反馈意见。小米邀请粉丝参加“小米爆米花”活动,在这些派对里数百人与带着摇滚巨星假发的雨果·巴拉在台上共舞,或提前使用新产品。“他们不是用户,不是客户,而是朋友,这是我们由衷的想法,”李明说。“最开始,这个活动是在会议室里举行的,后来被搬到酒吧里。我们甚至试过在游艇上举办这个活动。”小米社区成员还自发组织600或700人参加的小型活动。 去年4月,小米举办米粉节庆祝自己的第五个生日,并创造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在24小时里售出2,112,010部手机。不过沟通交流也同样重要,“在社交媒体上,谁都可以大声说出对我们新产品的看法,不过你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小米的用户。小米社区是一个可以让你找到归属感的家。”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