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生产力指南 iPad怎么使用更能发挥作用
如果是微单拍的照片,只要构图合理、无抖动,导入 iPad 后只需简单调整一下,再加上 VSCO 的滤镜即可。事实上,我在 iPad 上处理最多的影像内容其实是屏幕截图。 本文无意去对比四个应用的优劣,我只能说出我会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应用: Oneshot:适用于文字类的截图,可以一键发布到 Twitter,还能保留截图文章的原链接,非常赞: 影像托管 目前我博客的影像资料托管于七牛云存储,之前我尝试过在 Dropbox 和 Imgur里进行影像托管,但速度实在是太理想,而且 iPad 上的Imgur 客户端在上传完图片后无法找到图片的真实地址,还需要登录网页去复制,效率低下。 不过,七牛云存储没有移动应用,影像资料只能通过网页上传: 但好在平时博客图片不多,图片上传工作还不至于无法接受,当然,今天是个例外。 内容消费 移动互联网是个内容消费驱动的产品,应用商店里玲琅满目的应用,绝大多数都是让你用来消磨时间的产品,正如一位朋友所言:手机(移动设备)就像一个黑洞,不经意间就吞噬了时间。 在我看来,任何没有目的的内容消费都会产生这样的「恶果」,我的一个解决方案就是「2 分钟原则」,如果一个内容——包括不限于文本、图像、视频,无法在 2 分钟内看完,那么就放入「稍后」的工作流里,反之亦然。 与此同时,借助算法和自我的过滤器,也可以大幅提升内容消费的效率,下面是我的内容消费工作流。 人工过滤的浅消费 微信里的海量信息是人工过滤的主要应用场景。由于微信官方从未针对微信信息泛滥做出有诚意的过滤机制3,这也导致人们在微信内容消费方面的无解难题。很遗憾,这方面我也找不出更好地解决方案,只能提供一些基本原则: 精简订阅的公众号:现在很多人都不是通过订阅公众号号获取内容,那么还不如取消那么多的订阅呢;通过标题筛选群聊里的文章:标题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不过多展开讨论;定制可以看到的朋友圈:微信提供了「不看他(她)的朋友圈」功能,可以花点时间做个过滤列表,有助于提升整个朋友圈内容的质量。 对于微信公众号号里的好文章,我通常会存储到 Evernote 里以备不时之需,不过由于微信只支持印象笔记,将文章存储到 Evernote 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你需要首先用 Safari 浏览器打开这篇文章的网页版,然后再复制粘贴到 Evernote…… 我通过一个 Workflow 把这个过程简化了: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点右上角的「复制链接」,然后下拉「通知中心」,直接将链接交给 Workflow 解决: 你可以从这里下载这个 Workflow。 邮件和播客同样需要人工过滤,除了内容之外还要考虑其更新速度,对于那种每天一封邮件的网站(博客)最好不必订阅,看着收件箱里堆满了未读的 Newsletter 实在不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我的邮件订阅列表包括: 至于播客订阅,更新周期基本是每周一期,目前我在听的几个播客: 很多播客一集时间很长,完全听下来几本不大可能,我的解决思路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和不同的应用场景,在多个设备之间切换收听,比如我在家用 iPad 的情景比较多,而出门在外,iPhone 就是主力工具,因此我用可完美在 iPad 、iPhone上运行的播客应用Overcast,上图就是 Overcast 的界面。 另一方面,则借助于一些播客提供的目录功能,比如下面这个,你可以直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人工 + 算法过滤的浅消费 人工过滤是个力气活,而借助于一些算法,在其他内容消费场景中可以有更高效的过滤机制。 首先是 RSS 订阅服务 Inoreader强大的过滤器功能,Inoreader 将其称之为「规则」,比如下面这个,这是我在苹果开发者大会 (WWDC) 前夕设置的一个「规则」,我希望能第一时间获取关于 WWDC 大会的所有直接或间接新闻,因此,我设置了这样一个规则: 另外,我还可以分享一个过滤规则,如下图,因为我实在不关注这家公司,所以我也不愿意在 RSS 订阅里看到关于这家公司的任何新闻: 更多好玩的规则可以去 Inoreader 里自行定制,所有这些操作都需要在网页版操作,推荐使用 iPad 上的 Chrome 浏览器进行上述操作。通过设置各种「规则」,你的 RSS 阅读器会更符合你的阅读习惯,同时也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的信息。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