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应用 > 正文

iPad 生产力指南 iPad怎么使用更能发挥作用

发布时间:2016-07-05 14:26:00 所属栏目:应用 来源:少数派
导读:站长之家(中国站长站)为个人站长与企业网络提供全面的站长资讯、最新最全的源代码程序下载、海量建站素材、强大的搜索优化辅助工具、网络产品设计与运营理念以及一站式网络解决方案,十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

RSS 阅读主要围绕文本,Spotify、Instagram 则解决了音乐和图像内容的消费。严格意义上说,Instagram不属于「iPad 应用」,但我还是会在 iPad 上使用它,最常用的是「发现」功能,这是 Instagram 根据你发的照片内容、关注的人以及平时点赞的习惯为你自动推荐的一组内容。

iPad 生产力指南

对于看到不喜欢的内容可以通过「减少此类帖子」来训练算法,而对于喜欢的内容,除了点赞,还可以通过 Workflow 将其保存到本地或者 Dropbox ,如下图演示,基本逻辑是复制图片链接,利用位于 iPad 通知中心的 Workflow 一键保存图片,你可以从这里下载这个 Workflow。

iPad 生产力指南

深度内容消费

我把深度内容定义为超过 2 分钟阅读处理的内容,包括很多长文以及电子书,长文阅读工具是 Instapaper,选择它的原因是这个工具提供了每篇文章的阅读时长:

iPad 生产力指南

这个阅读时长当然不一定准确,而且不支持中文文章里的阅读时长,但至少这个功能可以给我一个参考,我可以灵活选择在不同的空余时间阅读相应时长的文章。

其次,Instapaper 支持高亮、文字转图片 Twitter 等功能:

iPad 生产力指南

目前我的阅读频率是每两天至少一本书,绝大多数都是在 iPad 上完成,根据不同的电子书类型,我用不同的阅读工具:

其中 Mobi、Epub 格式的图书都可以直接复制文字做摘录,但 PDF 扫描版 就不能这样操作了,我的解决思路是截图,并利用上面的几个截图工具对重要段落做标记。

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一直是 iOS 的弱项,比如下载,一般情况下,当 Safari 遇到下载情况时,会在后台默默地下载,不过由于没有下载进度的提示,很多用户并不知道已经开始下载了。但事实上,Safari 可以下载诸多类型的文档,下载完毕后,你会看到下面的提示,然后需要导入其他应用打开:

iPad 生产力指南

如果你不喜欢 Safari 的下载姿势,还有一个名叫 iCabMobile的浏览器或许能满足一些人的需求。iCabmobile 非常强大,各种自定义的功能和插件让这款浏览器几乎无所不能。本文无意展开对这些功能的讨论,应用推荐网站少数派有专门一篇文章介绍。这里我只谈涉及到文件管理方面的两个功能:

自定义浏览器 ID:这项功能不仅能以 PC、Mac 等桌面设备的方式浏览网页,还可以在特殊情况下下载一些特殊格式的文件;

iPad 生产力指南

下载管理器:iCabmobile 的下载管理器非常强大,看下图:

iPad 生产力指南

文件管理方面,文件管理器 Documents 十分好用。当 Safari 完成下载任务后,Documents 可以完成接下来的工作,比如解压缩,比如上传 VPS 或者上传 Dropbox、 iCloud 之类的云服务。

iPad 生产力指南

我除了在基于 FarBox 的博客外,还在 VPS 上放置了一个采用 Typecho 架构的小站,利用 Documents,我可以非常方便地上传下载,最最简单的一个操作——替换一个博客主题。

此外,对于云端文件的管理,各家(苹果、微软、Google 、Dropbox)的客户端都很好用,文档上传下载、文件复制粘贴都很不错。我目前所有的文本文档,比如你所看到的这篇内容,都放在 iCloud 和 Dropbox 里,而所有拍摄的照片,包括手机、相机以及 iPad 拍摄的照片,都存储在 Google 相册,原因有两方面:

iOS 上的写作工具,从 Drafts、Byword到Editorial、Ulysses,这些文本写作工具都支持而且仅支持 iCloud 、Dropbox 存储;由于我的主力博客 Farbox 的数据库放在 Dropbox,因此,我把文本内容放在 Dropbox,有助于文本的统一管理;Google 相册功能实在太强大了,我只需把照片丢进去,它可以自动分类,并支持对图片内容的搜索,甚至现在都开始支持 emoji 搜索,看看在我的 Google 相册搜索「Cat」:

iPad 生产力指南

社交协作

协作几乎是当下最流行的一个词。不过,协作并非仅仅是沟通,还兼具了对主题、事件的追踪和跟进。而且协作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也包括人与设备甚至设备与设备。

我十分讨厌微信、Telegram的所谓「协作」,原因如下:

干扰因素太多:朋友圈、群聊、公众号推送…这些因素都会干扰沟通效率,更别提协作了;群聊的失败:微信群聊绝对是一件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无主题限制、无过滤机制,刷屏之后,一无所有;无法与外部资源形成整合,请教一个问题,如何在 iOS 微信上发一个 Word 文档给朋友?

市场上解决社交协作痛点的产品很多,大致分为两大类型:

主题类:以邮件为代表;文档类:比如 Google 文档 和 Quip。邮件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