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惑仔”总裁19年从未关过一家店,甚至打败沃尔玛!
那黄明端开店有什么特点呢?比如,黄明端仔细研究了当时大陆的零售业格局,他一看,一线城市和核心的二线城市,沃尔玛家乐福都布局差不多了,而且沃尔玛家乐福都是土豪的做法,一定是在城市的核心商圈开店。黄明端想,我们是后来者,要低调,大润发一开始开店的时候,都是在一些二三线城市,避开了中心城市。而且即便是开在二三线城市,也不选址在一级商圈,通常都在工业区、居民区等租金偏低的地段。大润发在台湾的第一家门店“平镇店”开在桃园县平镇市,干脆就是润泰纺织平镇厂的旧厂房改造而成;进入大陆的一号店是在上海的工业区闸北区,远离市中心;在北京目前只有一家店,是在北土城后方的中华民族园一侧。 虽然店开的偏,但是大润发的架势完全是当做一线城市在运营,我们拿一个地方举例,唐山。在唐山的大润发位置也不算好,靠近唐山体育场,在华岩公园的附近。唐山的家乐福都是开在市中心很高大上的地方。为什么说大润发位置不好呢,因为门口的路非常窄,只能并排走两辆公交车,每次大润发搞促销,当地媒体都会说,你看,大润发又在制造交通堵塞之类。但这也说明,唐山大润发的业绩真的好啊!虽然位置不好,但是,大润发在唐山一共开出了10条班车线路,而且这些班车线路会精确到我停靠在哪个小区的哪栋楼,让你一目了然。所以有人感叹说,大润发是让二三线城市的居民,享受了一线城市的待遇,这生意不好才怪。 班车本来就是大润发的一个特色。据说在上海,16家店一共开了200多条班车,这是什么概念,每天做大润发的班车,你就可以绕城一周,几乎是无死角的覆盖。还有人说,大润发几乎就是上海的免费公共汽车。但是班车这个做法最早是谁呢,是卜蜂莲花发明的,大润发也是学来的。 而且一般的拜师学艺,都是拜一个师傅认真学。黄明端的学习,可不是这样,他自己就说过:“我的生鲜一部分买货操作是学美国的,但是整个商店的设计是学欧洲的,商品的选择是学大陆。” 现在进入干货时间,情报高手黄明端的3个打法:
黄明端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一件事比即时更重要。”在大润发里流传着一则故事:树上有只小鸟,在大润发不管是谁看到,觉得可以打,就拿枪把它打下来。但是外资企业都要层层审批,等到国外总部评估同意的时候,鸟早就飞走了。 【第二把刀】破坏性之刀:葵花宝典——丰田精益生产方式 光靠善于学习是不够的,要想打败沃尔玛,黄明端得有自己的秘密武器。 我称为黄明端的葵花宝典。 什么是黄明端的葵花宝典?前面说过,做零售业,黄明端是个外行,因为他本来是做工业企业出身的,在别人看来,这应该是黄明端最大的劣势,但是他却把这变成了他最大的优势。为什么,因为他把工业化的思维注入到了零售行业中。 再直接点,就是丰田精益生产方式,他们善于将整个流程分解细化并标准化。消费品公司有没有学习工业化思维的呢,有,其实有研究者认为,麦当劳的成功也是工业化思维的成功。只是在超市这个领域,大润发做的最好。 现在进入干货时间,黄明端的葵花宝典有3招: 1、用丰田方式管理零售 这么说比较抽象,我们随便举个例子,在任何一个超市,卫生状况都是让人棘手的问题。因为每天那么多人来人往,怎么才能有个干净的环境呢?在上海的大润发,卫生间门口贴着检查表,从早7:30到晚22:30,每个小时都要有人来检查填表,检查的内容有5项:地面、蹲位便池、洗手台、气味、清洁工具,检查人有两位:保洁主管和顾客服务课长,而且两个人要分别检查、打钩,不能敷衍,糊弄,说你替我填吧,那不行。这样一来,你看卫生间的卫生这一项,是不是就权责清晰了很多。 有个零售专家胡春才研究后,说在大润发,从管理、服务、运营到采购,都标准化了,这种标准化的极致,就是流程不会因职员、店长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每日所有的工作流程就是反复拆解这些流程,然后反复实践改进。其实在工业企业,流水线上的工人也是这样,反复做一个动作,然后越做越熟练,最后,习惯成自然,是一个道理。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